时间:2021-05-14 11:39 编辑:admin
科技日报记者 唐婷
28日,水利部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2018年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结果。监测显示水土流失面积:2018年全国水土流失面积273.69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国土面积(不含港澳台)的28.6%。与2011年相比,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21.23万平方千米,相当于一个湖南省的面积,减幅为7.2%。
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司长蒲朝勇介绍,2018年,水利部组织开展了全国水土流失年度动态监测工作,首次实现了国土面积全覆盖,全面掌握了全国、各省级以及国家关注重点区域的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变化状况,为科学推进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次动态监测工作主要采用卫星遥感技术结合野外现场调查来开展。
从类型来看,水土流失主要分水力侵蚀和风力侵蚀两种。监测表明,2018年,水力侵蚀面积115.09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12%;风力侵蚀面积158.60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16.6%。
从强度而言,水土流失分为轻度、中度、强烈、极强烈、剧烈侵蚀5个等级。监测显示,2018年,我国轻度水土流失面积为168.25万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61.5%。中度及以上水土流失面积为105.44万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38.5%。
从地域分布来看,水力侵蚀在全国31个省(区、市)均有分布,风力侵蚀主要分布在“三北”地区。西部地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面积为228.99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的83.7%;中部地区次之,面积为30.04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的11%;东部地区最轻,面积为14.66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的5.3%。
“当前我国仍有超过国土面积1/4的水土流失面积,水土流失面积大、分布广,治理难度越来越大,” 蒲朝勇指出,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与资源开发强度大,水土资源保护压力大,黄土高原、东北黑土区、长江经济带、石漠化等区域水土流失问题依然突出,贫困地区小流域综合治理亟待加快推进。
因此,必须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高度,把水土流失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问题加以对待,从政策、体制、机制等方面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强化监管手段,补齐治理短板,提升治理质量。蒲朝勇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做好年度动态监测工作,优化技术路线,构造科学高效的监测支撑体系,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水土保持和生态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