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亲子教育 > 文章页

慈禧太后为何没有处罚实施“东南互保”的汉人督抚们

时间:2022-05-02 14:04 编辑:admin

如果把清政府看成是一家现代公司。

慈禧太后为何没有处罚实施“东南互保”的汉人督抚们

当慈禧签订卖国条约,出让主权,并拿着公司资产(如关税、采矿产、筑路权等)做抵押向列强借钱、贷款时。清政府这家公司的实际大股东,其实就已经易主了。

慈禧太后为何没有处罚实施“东南互保”的汉人督抚们

不再是传统的旗人统治集团,而是列强了。

慈禧太后为何没有处罚实施“东南互保”的汉人督抚们

慈禧太后为何没有处罚实施“东南互保”的汉人督抚们

慈禧太后为何没有处罚实施“东南互保”的汉人督抚们

慈禧太后为何没有处罚实施“东南互保”的汉人督抚们

也就是说。庚子国难之前,清政府名义上的大股东是旗人集团,享有最高权力。

但其实,列强才是公司的最大股东。公司的最高否决权掌握在英美等列强手里。

而列强既然作为公司的大股东,那公司的一些事务,他们当然就有义务过问了。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想罢免公司董事长光绪,另立董事长。结果遭到列强的一致反对。

列强觉得不可思议。慈禧换董事长,居然不事先通报大股东,是不是脑子有病?

对于列强的反应,慈禧也感到不可思议。这公司到底是谁开的?简直欺人太甚!

在谁才享有公司最高权力的问题上,慈禧和列强互不相让,都不承认对方权力。

于是,最终大家翻脸,闹出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所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起因。本质上是列强贯彻其一贯的侵华策略,逮着机会就如疯狗一样,一窝蜂的上来撕咬。

但直接原因也不能忽略。那就是列强有意得在敲打慈禧这个傀儡,让以慈禧为代表的旗人集团认清形势,摆正位置。

搞清楚了概念,后面的“东南互保”,以及慈禧对互保的态度,也就很好理解了。

当慈禧与大股东翻脸,并诏令南方各分公司负责人勤王后,在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等东南督抚看来,慈禧和大股东较劲,实力差距很明显。他们去帮慈禧,等于是陪老太太一起往火坑里跳。大家都得玩完。

这种赔本买卖,他们当然不干了。

他们能做的,只能是报团,违抗圣旨,等待事件结果的到来。

当然,东南督抚也没有正面批评慈禧。

李鸿章的回应是“此乱命也,粤不奉诏”。

张之洞、刘坤一、袁世凯等,给他点赞。

这个回复,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董事长被小人架空啦,诏书是公司临时工偷拿公司公章伪造的,董事长并不知道。我们两广分公司拒不执行总公司下发的假指令。

这样一来,慈禧的面子保住了。李鸿章抗旨的行为也有合理解释。

只是这就苦了在直隶与八国联军孤军血战的武卫前军和武卫中军。

后来,武卫军死伤惨重。京城沦陷,慈禧仓皇出逃。这场公司法人之争,出了结果。

在逃跑期间,慈禧发出指令,令各省围剿义和团,同时任命李鸿章为谈判全权代表。

她的这一行为其实就代表她认怂了,承认列强们才是公司大股东,她自己只是傀儡。

因此在事后,慈禧自然是不能立即追责的。

如果立即追责,首先,她没有追责的资本。

她当时,要钱没钱,要兵没兵,连自己的家都回不去。只能暂住在陕西分公司。这一住就是一整年。她拿什么追究东南各分公司负责人的责任?

追责的太急,万一把人家逼反了怎么办?

看地图,慈禧当时还能掌控的区域,已经没几个省了。

而且,东南各个分公司的负责人,私底下都有利益往来。

两广总督李鸿章是淮军领导人。

两江总督刘坤一是湘军大佬。

湖广总督张之洞与湘淮两军的关系都很好。

铁路大臣盛宣怀的父亲盛康是湘军胡林翼的旧部,盛宣怀本人与李鸿章的关系也极好。

山东巡抚袁世凯的父亲是淮军旧部,袁世凯也是李鸿章门生。

闽浙总督许应骙的族叔许祥光曾与湘军江忠源一起镇压过太平天国。

安徽巡抚王之春曾经跟随曾国藩、李鸿章参与镇压过太平天国起义。

可以说。东南互保的这些人,完全是绑在一条绳子上的蚂蚱。慈禧想分化瓦解他们,再逐一击破,根本没有可能性。

动一个,就等于动全部。

既然一个都动不了,那干脆就别动了。

第二,很重要的一点。东南各分公司负责人不救慈禧,客观上是大股东的帮凶。现在慈禧已经向大股东低头认错了,她又怎么可能再去追责“东南互保”呢?

慈禧要是追责,无论她的初衷是什么。只要她动手了,列强都会怀疑其目的。怀疑其是不是心里还不服气,还想较劲?

处理的不好,列强肯定又会来收拾她。

因此,对于“东南互保”,慈禧事后的态度就是一个字——稳。

先把局面稳住再说。等舆论影响消退后,再伺机追究责任,把场子找回来。

慈禧作为一个老牌政客,这点“忍功”,她还是具备的。

后来,李鸿章于1901年病逝。两江总督刘坤一于次年病逝。闽浙总督许应骙和广东巡抚德寿于1903年病逝。至此,虽然袁世凯和张之洞还在,但“东南互保”已经名存实亡。

慈禧明白,收拾南方分公司的机会来了。

1904年,她派心腹穆尔察·铁良南下,以整编全国武装力量和筹措军饷的名义,把南方八省财政来源(土膏捐税)收归中央;同时还把南方各省的勇营武装,或改编或解散。

临走前,铁良还把江南制造总局抄了,抄走的银两全部上交国库。

铁良的这一行为,等于是趁着南方几个分公司大佬先后去世的关口,把所有南方分公司的财权、人事权、兵权给收缴了,还把小金库也一并抄了。

没有了财权、人事权、兵权,连小金库也没有了。东南督抚还怎么与慈禧叫板?

所以,铁良南下的结果,就是彻底的瓦解了东南互保,打破了南方督抚对南方长达几十年的垄断。

我们可以把这起事件,看做是慈禧对东南互保的报复。虽然她没有报复具体某个人。但只收缴权力和物资,也是很厉害的惩罚了。

后来,张之洞和袁世凯被慈禧调入京城,明升暗降,被剥夺了军权。

而南方新的四大总督,均是慈禧的心腹或是旗人出身。

不过,晚清政府大势已去。慈禧收缴南方各省之特权,调整人事。并没有让摇摇欲坠的清政府活得更久。反而还加剧了汉人督抚与旗人集团的矛盾,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

随便看看
最新文章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标签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