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实际上是佛经故事的具象化,是佛教教义的白话版、故事版,在讲述故事的时候,领悟佛教的教义。里面的人物都有所指,一般人崇拜孙悟空、喜欢猪八戒,但实际上沙僧是树立的榜样和标杆。

《西游记》中你喜欢八戒,还是喜欢沙僧说说理由

1、主要人物的意义。唐僧是指人的本性,超越自我,不断修养,达到追求的境界。孙悟空,是悟空,丢弃执念,不要对事情执着,抛弃一切,才能修道成佛。猪八戒是悟能,那悟能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猪八戒这么可爱呢?他是人欲望的代表,好吃懒做,贪财贪色,人间的欲望没有他不喜欢的。要成佛,必须去掉这些欲望,把这些欲望转化为能量,这就是悟能的意思。沙僧是悟净,勤勤恳恳,忠诚踏实,到达愚痴的地步,一心向佛。这些就是师徒四人的本来含义。

《西游记》中你喜欢八戒,还是喜欢沙僧说说理由

2、要说喜欢,人都会选择欲望,自然喜欢猪八戒,但实际上沙僧才是指向。猪八戒能说会道,情商很高,关系处理得也最好,时不时还告孙悟空的状,还深得师父喜欢,但关键时刻靠不住,也就是人的欲望靠不住,还是要靠孙悟空,这是求佛赋能的结果。无欲则刚,实际上也是这个道理。世界上的宗教,不管什么样的宗教,大都是劝人们丢弃欲望的。金庸小说里写的葵花宝典,自宫,最终是去掉欲望之根。宗教形而上的意义,就是克服人的自身弱点,才能成事,不要成为欲望的奴隶。王阳明的“内圣外王”也是讲先把自己内心成为圣的境界,才能做事。曾国藩能为后世推崇为完人,就是战胜欲望的榜样。这些人都到了悟净的地步,从内心到外界各个方面,都到达极高的境界。

《西游记》中你喜欢八戒,还是喜欢沙僧说说理由

3、为什么要抛弃欲望?最关键是毁灭人自身,为欲望所累会寸步难行,无所事事。这就是一切劝人从善的宗教和哲学,都是号召向人的欲望战斗。陷入欲望之中,不仅带来烦恼,更重要的引起很多灾害。欲望无边,贪欲无限,合理地使用欲望,才是人生的真谛。只要把欲望边界确定好,不过多做追求欲望的事,就是幸福的。那些功成名就的人,拓展人生的边界,做慈善,造福人类,成为赞颂的对象。我们一般人不愿意做出过多的牺牲,或能力有限,也就习惯于尘世生活,过小日子,也很不错。还有一种情况,我们很难理解那些修道之人,其实我们追求物质钱财的快乐,他们追求精神和灵魂的解脱,价值取向不一样。

4、管理欲望是门大学问,每个人的欲望边界也是不一样的。但不管怎么样,保持一定的欲望是必须的,不然会危害自己,也危害社会,成为灾难。这也是宗教、人生哲学所倡导的。

封神演义中伯邑考没有任何功劳,为什么姜子牙要封他为紫薇大帝

中天紫薇大帝,是一个位高权重的职务:

《西游记》中你喜欢八戒,还是喜欢沙僧说说理由

《西游记》中你喜欢八戒,还是喜欢沙僧说说理由

《西游记》中你喜欢八戒,还是喜欢沙僧说说理由

在天,统领满天星斗,节制鬼神雷霆;

下凡,君临九五大位,管辖万里疆域。

按照传统神话体系,三清四御已经处在了金字塔的顶端。

紫薇大帝在四御之中,排行第二。已经算是《封神榜》能册封神位的极限了。要按功劳、能力来说的话,伯邑考确实显得有些德不配位。

封神一书中,所册封的神袛确实显得杂乱无章,不分人妖,不论正邪的封了一个大杂烩。

但这并不意味着,封神完全无脉络可循:要想成神,在战场上的付出只是一个方面,而且重要性很低,因为按照三教的规划,封神是个必定成功的事件;

真正重要的方面,就是你在这件事中,是否具有推动作用。简而言之,有没有因为你的出现,给幕后的圣人们,节约了精力!

比方拿黄飞虎一家子来说吧,一家十口,死亡八人,封神七位!

黄滚(黄飞虎父亲,未死);黄飞虎(封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黄妃(黄飞虎妹妹,被纣王杀死,封地后星);贾氏(黄飞虎之妻,被纣王杀,封为貌端星);黄飞彪(黄飞虎之弟,被张奎杀,封为河魁星);黄飞豹(黄飞虎之弟,被袁洪杀,封为天嗣星);

黄天化(黄飞虎长子,被高继能杀,封三山炳灵公);黄天禄(黄飞虎次子,被万刃车所杀,未获封);黄天爵(黄飞虎三子,未死);黄天祥(黄飞虎四子,被丘引所杀,封天罡星)

要说这几位,封的神位可着实不低,尤其以黄飞虎、黄天化、黄天祥为最。但要论起功劳来说的话,除了黄天化还算拿得出手,其它几位恐怕连土行孙也比不上吧?

还有两个女子,仅仅因为死于纣王之手,也能够混在封神的队伍里打酱油。要论起功劳的话,哪怕西岐的一个小兵都比她们强。

但功劳不是这么算的,他们一家子的命运,在圣人的眼中得到了两个回馈:

一、坐实纣王昏君的名声,就算圣人也不能无缘无故推倒一界人王吧;

二、黄飞虎的反叛,动摇了殷商的基础,由于黄家人原本的名声,更有助于以后收拾殷商的首尾。

无论哪一点,对于圣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黄家可以重重的封。最大的功劳不是你干了多少活,而是你给领导解决了多少麻烦,哪怕这个麻烦是你无意间解决的都行!

而伯邑考的情况与之类似:黄飞虎那边解决了纣王无道的问题;那西岐这边还需要一个切实的出兵理由。

要说起伯邑考,拢共出场就是跑了趟朝歌救父,还变成了送人头的。但这毫无疑问成就了他至孝的名声!这点尤为重要,要知道封建王朝中,对大多数的帝王谥号中,都要加一个“孝”字。

伯邑考是嫡长子,是法定的接班人;在西岐又颇有贤名;跑朝歌又捞了一个至孝的名头。这样的人,死在纣王的手里,那就是绝佳的出兵理由啊。

圣人做事也不能无所顾忌,终究圣人可不止一个,而且头上还压着沉甸甸的鸿钧。当年女娲气得够呛,也只能是拉着轩辕坟三妖来布局。

可见,即使高高在上,哪怕法力无边,做事还是需要个由头的。而纵观封神一书,在给由头这一点上,超越伯邑考。

故而,封一个高高在上的位置也就顺理成章了。对了,还有一点:伯邑考之死成全了武王姬发,那要不厚待哥哥的话,那天下人该看笑话了。

终究,像后世孙权一般,追封哥哥一个“长沙桓王”的事,姬发干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