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17 03:07 编辑:admin
学前儿童数学其实主要是锻炼孩子的思维模式和逻辑模式!
1:实际操作法
老师或者家长可以为幼儿提供材料,环境以及用到的教具来让儿童自己去实践游戏,从中可以让儿童自己获得数学思维模式和逻辑!比如比较好的游戏玩法就是七巧板,大家都知道七巧板是由七个不同的板组成,但是它却可以用7个不同形状的板拼出来1600多种不同的图案!这个游戏可以让儿童提升自己的想象力和思维逻辑~可以让儿童用七巧板去拼出不同的图案!
2:讨论互动
家长或者老师可以引导的让儿童去对一个东西或者事物去感兴趣的讨论!比如可以拿出来一个拼出来的简易几何积木去让儿童玩耍,在中途可以提问儿童这个积木是由几块组成的?儿童在玩的过程中已经对积木产生了兴趣,这时候提出这样的问题,他们会更加有兴趣去思考,在探索结果的过程中,家长或者老师可以引导性的去和孩子讨论这个几何积木是怎么拼接起来的,用了多少块积木!大家可以来看一下火花思维做的一个实验:老师买来了一块圆形蛋糕,想要分给8个小朋友吃!但是老师给小朋友们出了一个问题:怎么可以三下把这个圆形蛋糕切成8块刚好分给8位小朋友呢?在这过程中,8位小朋友们纷纷开始了讨论,有的甚至自己拿笔去画,有的相互讨论!8位小朋友都有自己的答案,最终老师公布正确答案的时候有三名小朋友都回答正确了!这就是讨论互动法!
其实方法有很多种,看家长和老师怎么去找到适合自己孩子学习的方式和方法了!
学前班数学教学内容大致分为:
一、 数与代数
1、 能认读、 数 1~100 以内的数, 会 5 个 5 个、 10 个 10 个地连续数数, 会顺着数、 倒着数, 会读序数。
2、 会写 1~20 以内各数及 10 以内的单数、 双数。
3、 会找 10 以内的相邻数, 学会 10 以内数的分解与组合。
4、 初步会用 10 以内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体的个数。
5、 能认识符号“>” 、 “=” 、 “<” 所表示的含义, 能用这些符号表示两个数量或算式的大小。
6、 能按数量的大小进行 10 以内正逆排序。 7、 能简单认识时钟, 学会看整点、 半点; 会看日历, 知道一星期中每天的名称和顺序。 8、 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认识加减号, 掌握 10 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初步了解加减法的互逆关系。
9、 初步掌握 10 以内数的连加、 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会正确计算。
二、 空间与图形、 统计与概率
1、 初步会给两个以上的物体分类; 能按物体的特征或图形的特征寻找图形并统计。
2、 认识几种常见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体、 球体、 正方形、 长方形、 圆、 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 梯形) , 能根据形体特征进行分类,初步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3、 学习等分实物或图形; 简单认识学生尺, 会用学生尺进行简单测量。
4、 会用上下、 左右、 前后表示物体的相对位置。
三、 实践活动
1、 简单认识一元以内的人民币, 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2、 能听清楚若干操作活动的规则, 会有条理地摆放活动的材料等。 能按规则进行活动, 并能按规则检查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3、 能积极、 主动地参与数学问题的讨论, 并在老师的帮助下, 会归纳概括有关的数学经验。
4、 学习从不同的角度、 不同方面观察与思考问题; 能通过观察、 比较、 类推、迁移等方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5、 能与同伴友好的进行数学游戏, 能用轮流、 等待、 协商等方法与同伴协调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