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燥咳也有凉热之分.

秋天的燥咳,有温燥与凉燥之分。一般以中秋节为界线,中秋以前,暑热尚未散尽,此时的咳嗽,多为温燥咳嗽。中秋之后,天气越来越冷,宝宝容易因受凉而出现咳嗽。

温燥咳嗽,是属于燥而偏热的类型,常见的症状有干咳无痰,或者有少量黏痰,不易咳出,甚至可以见到痰中带血,兼有咽喉肿痛,皮肤和口鼻干燥,口渴心烦,舌边尖红,苔薄黄而干。宝宝最初发病时,还可能有轻微的发热症状。

凉燥咳嗽,则是燥而偏寒的类型,生病的时候,宝宝可能有轻微的发烧,鼻塞,口干唇燥,舌苔薄白而干,有痰咳不出来。大一点的宝宝,可能会说嗓子痛,小宝宝可能因为咽喉干痛而食欲下降。

入秋宝宝易燥咳 家长需当心

. 2.凉热燥咳治疗方法不同.

中医讲究辨证治疗,所以,秋季燥咳也按照分类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温燥一般发生在初秋,此时的天气还是比较热。治疗的方式主要是疏风清热,润肺止咳。宝宝如果干咳无痰,妈妈可以取秋梨1 个,白萝卜3片,川贝3克,冰糖适量,煮水后给宝宝喝。需要注意的是,炖梨时,最好不要把梨皮去掉,其实这也是我们常听到的秋梨膏的配方。白萝卜具有清热生津,消食化滞、开胃健脾、顺气化痰之功效,少量添加,能够增强润肺止咳的作用,对于燥邪为主的疾病,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凉燥一般发生在深秋,此时的天气已经变得比较凉了。燥凉咳嗽的症状,往往容易与感冒混淆,比如在咳嗽的同时,还会伴有头痛、发热,但不出汗,也没有痰。治疗凉燥咳嗽,主要是疏散风寒,润肺止咳。中成药里有一剂杏苏散,是专门针对凉燥咳嗽的。宝宝患凉燥咳嗽时,可以给他熬百合杏仁粥吃,做法是:鲜百合50克、杏仁10克(去皮尖、打碎)、粳米50克,煮成稀粥,给宝宝吃的时候,还可以适量加点白糖。

在这里需要提醒父母的是,如果父母不能准确地辨别出宝宝燥咳的症状,那么,还是应该请医生帮忙诊断,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和辨病论治,无论是人还是中药,都有它自身的特殊性,针对宝宝的病症、体质治疗,才是最科学的。

入秋宝宝易燥咳 家长需当心

. 3.燥嗽引起胃口不好可以喝点粥.

宝宝患上秋燥咳嗽时,有时会有胃口不好,纳呆、腹胀的情况,给宝宝喝点米粥,既能养胃,还能补充体液,能有效改善宝宝的胃口,促进病症痊愈。1岁以上的宝宝,粥里可以加少量的盐,中医认为,甘淡有渗泻的功能,加盐有利尿、利湿的功能,使体内的邪气有去路,从小便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