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腹泻来势汹汹,宝爸妈们手忙脚乱?收好这份防护教程吧!
那么,宝宝秋季腹泻该如何防护呢?
什么是秋季腹泻?易患人群
常见于6个月到3岁的幼儿,尤其是在1岁半以内。
发病时间
在秋冬季出现的腹泻症状,多见于每年的9月份到次年的1月份,以10-12月为发病高峰。
常见病因
秋泻多是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它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大约1周即可好转。
主要症状
起病急,初期常伴有感冒症状,如咳嗽、鼻塞、流涕,半数患儿还会发热(常见于病程初期),一般为低热,很少高热。
大便次数增多,每日10次左右,呈白色、黄色或绿色蛋花汤样大便,带少许粘液,无腥臭味。
半数患儿会出现呕吐。呕吐症状多数发生在病程的初期,一般不超过3天。
腹泻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如口渴明显,尿量减少,烦躁不安。
病程有自限性,病程一般5-7天,营养不良、佝偻病和体弱多病者,腹泻的时间可能更长。
最常见的治疗误区1.服用抗生素
很多家长用惯了抗生素来对抗腹泻,但抗生素对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无能为力,其副作用会伤害婴幼儿娇嫩的胃肠道黏膜,还可能导致二重感染,反而加重腹泻。
2.初期就用止泻剂
发病初期,腹泻能将体内的致病菌和毒素以及进入胃肠道的有害物质排出体外,减少对人体的毒害作用。宝宝腹泻初期就用止泻剂是不对的,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给孩子禁食
秋泻恢复的关键是给宝宝补充足够的营养和水分。母乳喂养的宝宝仍喂母乳;人工喂养的宝宝,应喝去掉乳糖的奶粉或1/2稀释过的牛奶;已添加辅食的宝宝可吃稀粥等。
已经中招,如何护理?1.按脱水程度补液
轻、中度腹泻
孩子开始呕吐和腹泻,就应该口服补液盐(一般药店有售),冲开水后少量频服,以及时补充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
重度腹泻
如果孩子出现了下面3种情况中的任何一种,就须输液治疗:
孩子呕吐剧烈,无法喂水喂药;
出现大量水样便;
出现了囟门、眼窝凹陷,唾液减少,尿量减少等脱水症状。
对于反复呕吐的患儿,可以使用止吐药物,进行必要的对症处理。
2.保护肠黏膜
轮状病毒会损伤肠黏膜,应该服用蒙脱石散,能促进肠黏膜的再生和修复,还可以吸附肠道内的病毒,迅速缓解腹泻症状。对小儿来说,这种药物无毒、无副作用,比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