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困的原因
专家解释春困并不是病态,它是人体生理机能随着自然界气候变化而出现的一种生理现象。因为人体的血液循环有一定的规律,如果外界气候发生变化,那么人体也就会出现相应的生理反应。如冬天,皮肤毛细血管受到寒冷刺激,血流量减少,大脑和内脏的血流量却相对地增加,使大脑供氧量充足,所以人们往往在冬天头脑清醒。进入春天,随着气温的升高,会使人体皮肤的毛细血管和毛孔明显舒张,体表的血液循环随之旺盛,血液供应量比冬天要明显增多,而使流入大脑的血液比冬天少,大脑的氧气供应量减少,导致了脑神经细胞兴奋程度的降低,人体一时还适应不了这样的气候变化,于是出现了软绵绵、无精打采、昏沉欲睡的春困现象。
小贴士:有春困症状的人,往往存在着失眠多梦、五心烦热、潮热、舌红、少津、脉细数等阴虚现象。饮食上要多食马兰头、荠菜、芹菜等滋阴的食物,少吃橘子、羊肉等温性食物,也可用中药枫斗、西洋参等调理。同时,要多在阳光充足、绿化多的地方活动,给大脑以更多的氧气。
. 2.春困的原因:湿气重.
春季湿气重,人体若阳气不足,易受湿邪侵犯,脾因湿困而致运化失职,出现易困嗜睡、精神难以集中、疲倦乏力、肠胃问题等,这在中医上被称为“湿困”或“春困”。春困会影响肝的疏泄,一旦肝失疏泄、气机郁滞,便容易令人情绪异常或低落。
小贴士:现代人动脑多、体力消耗少,加上长期待在密闭空调室内,很少流汗,身体调控湿度的能力变差。试试看跑步、健走、游泳、瑜伽、太极等任何“有点喘、会流汗”的运动,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强水分代谢。
. 3.春困的原因:不合理的饮食作息.
除了季节的转换,湿气加重容易令人“春困”之外,经常进食生冷、肥甘厚味的食物,或者少运动、缺乏休息,都容易使人的脾胃功能欠佳。小儿形气未充,脏腑娇嫩,脾之运化功能未完备;老人、长期患病者等脾胃虚弱,亦较易有“春困”的症状。
小贴士:春季坚持做头皮操,能消除大脑困倦。其方法是:先用双手十指自然屈指并拢,用指端自前向后、自中绕两侧,对整个发际较有力地划摩10次;再用十指依前顺序较有力地一点一点地按压3遍;再用十指依前顺序做短距离往返搔抓3遍,每个搔抓区抓5下;最后用十指依前顺序轻缓按摩5遍。每天早起、晚睡前各做1次,可使精力旺盛、思维敏捷,是消除脑疲劳困倦的简单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