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ke-detail">.

谦让不是一个人天生就能具有的品质,而是在后天的实践中逐渐通过经验被培养出来的。那么作为家长应该如何引导孩子善良对待别人呢?一起来看看吧!

如何引导孩子善良对待别人

如何引导孩子善良对待别人

1.学会谦让

与他人共处的基础就是先学会谦让,这不仅是美德,更是一种情商高的表现。对于孩子来说,学会谦让能够更好地为他人着想,从而达成合作。

竞争不是抢夺,而是一个人综合实力的展示。要让孩子明辨是非,知道善恶,谦和善良的人才能获得大家的尊重。才会具有竞争的实力。

家长不要认为竞争激烈的社会,凡事都需要争抢才能成功,不然就会“吃亏”失去发展的机会。

2.谦让不等于委屈自己

优秀是综合能力的体现,谦让不等于懦弱,孩子如果懂得谦让家长应该高兴而不是担忧,如果仅仅考虑到当前的利益,显然谦让从表面看起来是“吃亏”的。从这个角度家长心存担忧也是正常的。

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谦让行为拥有积极的意义,当孩子因为谦让而吃了“眼前亏”的时候,家长先不要急着否定他们,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看到谦让的深远意义和价值。

谦让的品质终究会让一个人从中受益。因为谦让的人往往胸怀比较宽广,不会斤斤计较,不会纠结于眼前的利益,从而更容易赢得朋友的支持。

但是提醒家长不能因为谦让有好处,就处处强迫孩子在不愿意的情况下谦让。如果孩子不懂得礼让别人的价值而被家长强迫着谦让,很可能会让孩子讨厌谦让产生消极的情感体验,不利于孩子将来主动自觉地谦让。

如果孩子在大人的强迫下为了父母的夸奖而违心做出谦让的行为,有可能会让孩子真实的意愿被扭曲。久而久之会因为取悦别人而隐藏自己真实的想法,从而形成讨好型人格。

教育孩子谦让本身是没有错的,这是传统美德,不仅能够反映一个人道德品质的高下,而且对一个人在社会中的生存与发展同样至关重要。

有助于形成人与人之间的良好关系,创造和谐合作的良好氛围。对一个人的人格发展,心理健康和事业进步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如果幼年的时候没有养成谦让的品质,总是想要什么都争抢,这种意志习惯就会变成终身的人格,成为人际交往和人生成功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