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ke-detail">.

每天面对着堆积如山的脏尿片,你一定很想让宝宝快点学会自己上厕所。但无论何时开始如厕训练,最终完成如厕训练的时间却是一样的。因此,家长不必着急。那么,家长应该如何训练孩子上厕所意识呢?一起来看看吧!

如何训练孩子上厕所意识

如何训练孩子上厕所意识

一、如厕早培养的好处

良好的习惯往往是从婴幼儿时期奠定的,宝宝1岁之前,一天的生活内容可以用“吃喝拉撒”来概括,除了让宝宝自主吃饭之外,让宝宝早点拥有良好的排泄习惯,这样等他上学之后会让老师省心,让家长放心。

二、宝宝的排泄信号

家长要想早点培养宝宝的如厕习惯,首先要先了解宝宝的排泄信号。1岁以下的宝宝虽然还不会说话,但当他排泄不舒服的时候还会有所表达的,有时候会用声音表达,有时候会有动作表达,家长要观察仔细。

1、6月前的哭闹信号

宝宝6个月龄之前,通常用哭来表达自己的需求。排泄时,被包裹的屁屁沾到排泄物的时候,宝宝会觉得不舒服,这时候就会出现焦虑哭闹的情绪。妈妈要及时给宝宝更换纸尿裤,纸尿裤韧性强、轻薄吸水强的时候,会让宝宝穿戴更舒适。

2、6月后的不同信号

宝宝6个月后,活动量也逐渐变大,可以做出翻滚、爬行的动作。宝宝这时候就需要吃辅食了,一天的排泄次数会相应减少。这时期宝宝排泄不舒服的时候,不只是用哭来表达,有时候还会有可爱的动作、声音信号。

a. 运动量变小

爬行期的宝宝运动量大,平时喜欢不再地上爬行,当家长发现宝宝在玩闹时突然发呆,爬行动作突然停滞的时候,妈妈就要仔细观察下,宝宝可能正在拉便便。宝宝的活动量大,这时候最好穿上穿脱方便的成长裤,宝宝在爬行的时候也不会有侧漏现象。

b. 声音信号

宝宝排泄的时候还会发出特定的声音信号,不一定是哭闹的信号,宝宝可能会大喊大叫,有时也会憋着小脸发出“哼哼”的声音,这时候妈妈可以逐渐引导宝宝说出“嘘嘘、臭臭”的词语,宝宝会逐渐学会主动汇报的。

三、如厕习惯的培养

了解宝宝的排泄信号之后,家长就要有意识的开始培养宝宝的如厕习惯。宝宝这时候心智还不成熟,记忆力也不够深刻,家长需要手把手的教孩子,从平时的生活中教宝宝良好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