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ke-detail">.

孩子总是丢三落四说明她的依赖性强,责任感差,同时也说明孩子缺乏独立自理的能力。那么,作为家长应该如何帮助孩子改掉丢三落四的毛病呢?一起来看看吧!

如何帮助孩子改掉丢三落四的毛病

如何帮助孩子改掉丢三落四的毛病

1、培养孩子收拾东西的习惯

父母平时要经常教育孩子把东西放置有序,使孩子养成自觉收拾东西的良好生活习惯。父母要做到坚决不放过任何一次不按规定办的行为,只要发现一次,就要立即督促按规定摆放收拾好。有时候,孩子因乱塞乱丢而找不到自己的东西,父母先不帮孩子寻找,“惩罚”孩子感受-下不按顺序摆放的后果,然后再帮助孩子。

2、父母要率先垂范

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影响较大,而且这种影响往往是潜移默化的,在收拾整理东西方面也不例外.要求孩子的鞋子摆放整齐,首先自己的鞋子不要脱了乱扔;要求孩子把柜子和抽屉里的东西放好,首先自己要把物品摆放得整整齐齐;要求孩子把用过的东西及时归原,首先自己要作出表率。

3、固定孩子放物品的位置

给孩子一个固定的地方,有条件的家庭可以给孩子一个专门的小柜子,摆放孩子的书本和玩具,要求孩子把课本、练习本、玩具分类摆放,家长还要协助孩子挂置一些布娃娃、张贴一些儿童画,把这片小天地营造成一个少年儿童小世界的氛围,吸引孩子去喜爱和珍惜自己的这一片“小天地”。

4、创造一个每日打扫的惯例

一天所造成的混乱通常是很容易处理的,但是每天加起来的混乱就会让状况变得越来越不可收拾!最好的方法是,每天找一个固定的时间去执行每日的打扫。例如,在吃完晚餐后,或者要换上睡衣准备睡觉前,要持续的执行。刚开始,可以和孩子一起参与打扫,让这段时间变得更有趣一些。几周以后,每天打扫的惯例就会成为习惯,并且孩子的抱怨也会减少。

5、建立有序的家庭生活环境

物品放在固定的位置有利于改变孩子丢三落四的毛病。首先在衣柜、抽屉、书柜、挂钩、毛巾杆等处,孩子和家长分别摆放自己的物品,不要混淆在一起,用完东西放回原处。然后,孩子的书包、文具、书本、钥匙、水壶、雨伞、外套等常用的学习和生活用品也各就各位,不要混杂叠放。如果孩子记不住什么地方放什么东西,可以做一些特殊标记或者张贴形象的贴画。出门的时候,将随身携带的物品尽量放在一个袋子里,以免遗漏。最好在出门的地方放一张小桌或椅子,让孩子每天睡觉前把第二天要带的东西都放在这里,早上时间紧张出门就走,也不会落下东西。建立有序的家庭生活环境,会有效地减少孩子丢三落四的不良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