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ke-detail">.

恋物情结是怎么回事?孩子为什么会有恋物情结的现象?宝宝安抚物是弊大于利吗?下面来看看下文,说说宝宝的“恋物情结”。

最近有宝妈反映说自己的宝宝出现了很奇怪的现象:5月大的时候,宝宝每次吃饭睡觉时都要抱着自己的玩偶,一开始家人都没注意,但在戒了安抚奶嘴以后,宝宝没有玩偶陪伴就什么事都不愿意做。

现在1岁了,宝宝每天都要抱着玩偶跟别人说话,“乖乖”叫个不停(乖乖是宝宝给玩偶取的名字),每天抱着玩偶吃饭玩耍,脏了也不让人拿走……

这位宝妈很是烦恼,询问安妮说宝宝是不是有了“恋物癖”?

并不是的,很多宝宝在小的时候都会出现这种现象,不过是轻重的区别。这种对特定物品依恋的倾向,并非癖好,是属于安全感的慰藉,它不是病态的,被称为“恋物情结”。

宝宝有恋物行为怎么办

恋物情结是怎么回事?

大部分发生在6个月至3岁之间。因为在现实生活中,陪伴者不可能无时无刻在宝宝身边。为了弥补这种伤害,宝宝就会将这种渴望转移到某个特定的物品上。而这个物品,就是他心中稳定母爱的一个象征。

如何看待宝宝的“恋物”行为?

动画片《小猪佩奇》里,佩奇的弟弟乔治有一只形影不离的恐龙先生,吃饭、洗澡、睡觉、外出玩耍都要随身带着。

姐姐佩奇、猪爸爸猪妈妈都非常尊重乔治的恐龙先生,吃饭时和恐龙先生开玩笑,睡觉时和恐龙先生道别。我们可以借鉴她们的做法,对宝宝的恋物行为表示——尊重。

除了尊重外,我们能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下面这几个小妙招,妈妈可以参考一下:

妙招一:日常的、无条件的拥抱宝宝

就算宝宝做错了事感到不安,也可以拥抱他。经常性的拥抱给孩子这样的暗示:我在你身边;我爱你;别怕,有我呢;你很安全……充满爱意的拥抱会给宝宝积累充足的安全感、爱和自信,为他们的成长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妙招二:合理借助外在力量

疼宝宝的爷爷奶奶的鼓励,可以转移宝宝对物品的依赖。但切记不要因此而给宝宝过多的压力,或是勉强他立即改掉这些习惯。太多的压力或过于强迫宝宝,有可能会使宝宝更执着地依恋这些物品。

妙招三:设置情境主动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