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ke-detail">.

随着宝宝慢慢长大,宝宝们也有了自己的情绪和脾气。那么问题来了,宝宝有了小脾气后错误的做法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吧。

宝宝有了小脾气后错误的做法有哪些

1、转移注意力型

这个是非常常见的,特别在宝宝月龄很小的时候,当宝宝开始哭闹发脾气,爸爸妈妈很经常会转移宝宝的注意力,会尝试用具有吸引力的事物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他来停止当下的这种大哭大闹的情绪发泄。

但是这种做法带来的结果是什么呢?

孩子的确终止了情绪,但是问题其实并没有解决。

我们并没有教会孩子如何去面对负面情绪,如何去面对一些求而不得的情况。所以,转移注意力是一个治标不治本的做法。

而且我们会发现随着孩子的年龄越来越大,你会发现他越来越不好骗了,也就是说这种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有可能你多用几次之后就会发现不管用了。

2、否定型

否定型说的是爸爸妈妈其实不接纳孩子当下的这种情绪。比如说,一个小男生怎么也系不好自己的鞋带,然后他一急就哭出来了,这时妈妈在旁边硬邦邦地甩出来一句:“鞋带系不好,有什么可哭的,这点小事也值得你哭!”

其实,从爸爸妈妈想传递的角度来讲,我们是想告诉孩子,这是一件很小很小的事情,你可以完全不用在意它,你没必要因为这件事情来破坏自己的情绪。但是,由于我们采用了这种否定的表达方式,给孩子带来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

孩子会觉得:我因为系不好鞋带哭,我的情绪是错误的,我这种内心的情感是不值得被接受的。

孩子不会明白“为这点小事我不应该哭”,他得到的反馈是:“我哭是不对的,我做错事情了。”而不在于这个事情的大还是小。

所以,家长要注意不要用这种否定性的方式,这其实对孩子的自尊心是一种很大的伤害。

3、惩罚型

家长用责备、训斥或者惩罚的方式让孩子停止当下的情绪。比如说:“你这个样子怎么像男子汉?你可太不争气了,打个针你就哭!”……

那我们看到了这样的一种方式,其实是家长或通过体罚或通过语言方面的暴力让孩子去停止情绪,但其实,你跟孩子说你不可以哭、你不可以生气,难道他就真的不哭、不生气了吗?不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