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害怕和恐惧时怎么办
你的孩子有害怕的东西吗?你又是怎么回应的呢?很多孩子都会有害怕的事物,有些孩子怕黑,有些孩子怕特别大特别响的声音,比如打雷闪电,还有些孩子害怕人偶、小丑、或者昆虫。也许在大人眼中,这些害怕和恐惧都不值一提,但对于孩子而言,这些恐惧却是真实存在不容忽视的。
为什么孩子会有这么多“莫名其妙的恐惧”呢?当孩子产生害怕情绪时,家长可以怎样帮助他们呢?
场景一:
2岁的果果刚上完早教课,这时候早教中心开始组织跳课间的韵律操。
工作人员穿着人偶服走了出来,很多小朋友凑过去想摸摸或者抱抱人偶,但是果果却直往后躲,脸上露出害怕的神色。
奶奶在边上看得着急,生怕自己孙子失去了和人偶亲密接触的机会,直接把果果扔到了人偶面前,说“这没有什么好害怕的,里面就是你的老师。”
最后,果果终于吓得大哭起来,后来连早教课都不愿意去上了。
场景二:
傍晚,妈妈在做饭,爸爸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晨晨一个人坐在地垫上玩玩具,窗外下着小雨。
忽然雨势变大了,一道闪电划破夜空,紧接着传来巨大的雷鸣声。晨晨“哇”地一声哭了起来,并往爸爸身边跑去。
这时候爸爸却说,“你是小男子汉了,怎么胆子这么小,只是打雷而已,不哭了啊。”
这两个场景我都亲眼目睹过,代表着很多家长在孩子害怕时采取的处理方式。
要么是否认孩子害怕的情绪,硬逼孩子去适应;要么就是认为孩子不够勇敢,给孩子贴上了“胆小”的标签。
但是实际上这样的做法不仅不能够缓解孩子的紧张情绪,反而会破坏孩子的安全感,让孩子变得更加胆小和害怕。
每当我遇到育儿方面的困惑,不知道该怎么解决的时候,都会先想想孩子产生这种情绪或者行为的原因是什么,这样才好对症下药。
孩子感到害怕和恐惧,往往是这三个方面的原因:
认知能力的发展
随着孩子不断长大,想象力也变得越来越丰富。他们会在脑海中想象出各种或美好、或可怕的事物,比如关了灯的房间里会藏着怪物,小虫子会吸我的血等等。
虽然在大人看来这些想象很荒诞,但是孩子会深信不疑。
对情境的解释能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