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ke-detail">.

有一次,阿姨带着千千和几个熟悉的小朋友在公园里玩,他们你追我赶,玩得可开心了。玩着玩着,千千和另一个孩子不知道什么原因突然打了起来,千千先动手打了那个孩子,那个孩子反过来就追千千,两个人你追我赶,跑了一大圈后,千千体力不支,被另一个小朋友抓住,摁倒在地上。

担心他们出状况,阿姨一直紧紧的跟在他们背后。见状,立即把他们拉开了。趁另一个小朋友不注意,千千狠狠的在那个孩子身上打了几拳,小朋友委屈的哭了起来。阿姨让千千道歉,千千却头也不回的跑开了。

那天千千妈妈回家很晚,阿姨没来得及把白天发生的事情告诉千千妈妈。第二天一早,千千起床后就跟妈妈说他被小朋友欺负了。他说小朋友追着他打,把他摁倒在地上,害他脚受伤,脚踝特别疼。千千妈妈心疼坏了,同意让他留在家,不去上幼儿园。一直等到下午阿姨过来,千千妈妈才从阿姨的口中了解到事情的原委,她特别生气。

动不动就“撒谎”,这真的是孩子变坏的标志吗?

◆ ◆ ◆ ◆ ◆

撒谎,是孩子认知发展的标志

在孩子所有的行为中,撒谎,是家长最不能忍受的坏习惯之一。所有的家长都希望诚实,但是为什么我们这么注意,孩子还是喜欢撒谎呢?

孩子撒谎,其实是认知发展的标志。认知功能发展越健全的孩子,说谎技巧就越高明,因为他们有办法圆谎。有一项研究发现,50%的3岁孩童会说谎,90%的四岁孩子会骗人。按照这个逻辑来看,说谎是孩子长大的标志。

4岁以前孩子说谎都是无意识的,他们常常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但又搞不清楚理想与现实的差别,于是把自己理想中的世界或是幻想的、所期望得到的东西带到现实中,从而得到一种心理上的满足。6岁后,孩子开始懂得了谎言的用途,他发现撒谎原来可以逃避责任,比如说因在园里惹祸了害怕家长责罚,做错事了害怕老师批评把责任推给别的小朋友等等,当孩子说谎后成功逃避责罚时,他们的说谎行为就会得到鼓励,如果谎言说得足够好,还能引起注意,这个时候,他们会编造一些谎言。

如果家长对孩子期望太高,很容易让孩子无力达到,孩子为了满足家长的需要也会撒谎。不久前,韩国各大媒体报道了一位“天才少女”的传奇故事,这位在美国上高中的韩裔女孩Sara Kim因着各种耀眼的成绩被众多美国名校录取,满分的SAT成绩、高中年度优秀毕业生、4.60的GPA成绩……她同时获得哈佛和斯坦福这两个顶尖名校全额奖学金,脸书(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也特意打电话鼓励她上哈佛。最神奇的是,哈佛和斯坦福为了争夺她,竟然放下身段,达成协议,同意她在两所大学各读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