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ke-detail">.

前几天的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都在播放上面这条新闻。各大自媒体、医生界的朋友圈又一次被刷屏。各种评论、各种说法。有的说好,有的说忧。家庭医生时代真的来了!

家庭医生时代来了,可能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叫‘中国特色的家庭医生’

家庭医生时代来了,可能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叫‘中国特色的家庭医生’

各种各样的评论甚至是撕逼,来自不同的阶层、不同的人群。国家的政策是正确的,可能需要捉摸的是如何去实行?以怎样的一种模式去实行?身为一线儿科医生,每天面对庞大的就诊队伍,社会需求不言而喻。我们的儿科医生不足,每万名儿童仅有不到5名的儿科医生。我们的国家在改革开放中是出现了一部分富裕人群和地区,但仍有大部分地区处于温饱阶段,他们有很高的就诊需求而支付能力不足。我们的群众科普知识匮乏,这常常是导致疾病得不到正确治疗的原因。针对这些,我们是需要家庭医生,甚至是迫切需要,而更可能需要的是不同于国外,适合我们现有状态的,换言之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家庭医生’。

家庭医生时代来了,可能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叫‘中国特色的家庭医生’
家庭医生时代来了,可能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叫‘中国特色的家庭医生’

一、分级诊疗,需要信任。

家庭医生是分级诊疗的第一步,家庭医生开展好,分级诊疗才能有效实现。为什么我们的百姓都不愿在基层就诊,而要千里迢迢去省城乃至北上广等三甲医院去求医,其根本就是信任问题,群众普遍对基层医院医生信任感不足,三甲医院关了门诊就真的解决问题了吗?有门路的能找到的仍然会去找这些大医生看病,一旦关掉门诊还真苦了那些需要的人。解决信任问题需要全社会正向引导,媒体上少些丢肾的报道少些虚假的信息,医生们要做本专业的科普,百姓们要听医生的话而不是道听途说,专家们加强与基层的合作沟通,多讲多说多带,基层医生多学习,在专业知识的说法上取得一致,当大家发现,同样的疾病,三甲医院也这样说,信任感也就建议起来了,分级诊疗才有可能分得上去,转得下来。

二、政策引导,而非强硬着陆。

对于医改,国家的重视程度提到了相当重要的地位。国家卫计委的文件也是一个跟一个。乃至于用七部门联合的方式推出,均是史无前例的。家庭医生的方向一定是正确的,也一定是社会的刚需。在落地前还需要有很多路要走,而且可能是漫长的过程,而不是靠一个政策就解决了,政策只能是引导。就象评论中说的一样,谁来给大家做家庭医生?面对二孩政策后的人口增长而儿科医生却呈负增长,如何稳定队伍,让有人去这件事,才是应该迫切考虑的事情。提高儿科医生的地位,把医者的尊重还给医生,把职业的崇高还给医生,正值高考季,让学子的心中还象20年前一样怀着对医生这份职业的崇拜去报志愿,而不是前一阵协和招生时的门可罗雀。留住眼前人,吸引后来人,是推动家庭医生改革的首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