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连日来的雾霾天气,空气质量严重不达标。这也导致市民集体咳嗽,据了解,医院咳嗽患者增长了52%,真可谓“北京咳”引共鸣。咳嗽该怎么办呢?出行要注意什么?

  雾霾天气过后咳嗽人群激增

  专家分析,低于0℃的严寒气温,雾霾空气中的悬浮颗粒,和室内外近20℃的温差,严重威胁人体的呼吸道健康。寒冷、干燥、雾霾、温差等因素会导致呼吸道黏膜损伤,使黏膜发生水肿、出血、纤毛破坏等炎症反应。而咳嗽,就是呼吸道受损后的典型症状表现,因此咳嗽患者应加强对呼吸道系统的修复性治疗。

  同时,应尽量少去人多的封闭场所,加强室内通风,空气质量差时出门应戴口罩,每天增加饮水和维生素的补充。

雾霾天气导致市民集体咳嗽 “北京咳”引共鸣

雾霾天气导致市民集体咳嗽 “北京咳”引共鸣

  “北京咳”引发共鸣

  北京咳,一个带有玩笑意味的舶来词,却充满北京人的爱与恨。从二十多年前国外学者的偶尔提及,到现在引发中国人的共鸣,这个词汇的流传史,足以提醒北京,空气质量的健康管理已刻不容缓。

  2008年1月,有医生资质的英国人理查德·史密斯来到北京,之后他以精确到小时的细节描述了北京咳过程。“一串咳嗽可能持续90秒,十分钟发作一次,我没有感到自己病了,咳不出东西。嗓子感到了刺激,但是也称不上喉咙痛。”

  不过至少在1990年,“北京咳”这个词汇就已出现。

  在学界,这个词的使用范围略有扩展,2002年,一本政治经济学的书中也有所提及:“城市里的空气经常带有酸味、硫化味,到处都可以听到‘北京咳’。”但没有人和希拉里讨论过这个词,在英文论文数据库中,也搜索不到相关论文。

  不过,这个形象且易产生共鸣的概念在民间中流传颇广。和北京烤鸭一样,北京咳频繁出现在旅游攻略中。2003年的一本《文化震撼,游遍北京(Culture Shock!Beijing at Your Door)》的旅游书如是提醒游客:很多人抱怨“北京咳”,指不定时发生的干咳或是喉咙瘙痒,从12月份持续到4月份。目前,我们还不知道防止或是治愈 “北京咳”的方法。

  越来越多的网站中出现了类似的提示,奥运会前后达到了高峰。

  渐渐地,也有中国人听说这个词汇。在美国加州教书的老师廖康2006年在博客中说,自己回国后开始咳嗽,朋友说他被美国纯净的空气惯娇贵了,患上了北京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