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7-25 10:24 编辑:admin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曹原是一个让所有中国人都骄傲的名字,2018年12月被英国《自然》杂志评为2018年度影响世界的十大科学人物时,才22岁,是《自然》创刊以来获此殊荣的最小科学家。
他现在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生。
14岁被中科大录取的曹原曹原1996年生于四川成都,3岁随家人迁往深圳。从小就聪明伶俐,小学时,往往老师所提问题话音未落,就能答出准确答案。最爱看的课外书是《科学探索者》。
2007年毫无悬念的考上了“耀华实验中学”,由于在读期间成绩优异,敢于各种实验,校长慧眼识珠,将他送到了“少年班”,进行超常教育。于是他一个月读完了初一,三个月读完初二,半年内读完了初三。2009年,13岁的曹原顺利考上高中。
2010年,他以669的高分被中科大录取,并将他送往名震中外的、严苛的“严济慈物理英才班”。曹原一到此班就如鱼得水,如饥似渴的吸收着教授的教导。著名的曾长淦教授也不无自豪的夸赞:“这就是在我实验室出来的娃,发表了一篇PRB论文。得过郭沫若奖的很多,他却显得格外特别。无论什么题,只要交给他就一定能做出来。”其他人甚至说他是怪物。
21岁发现石墨烯超导体,破解世纪难题2014年,在牛津大学陈宇林教授推荐下,远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一直研究石墨烯的超导电性。1911年,荷兰物理学家卡莫林.昂内斯由于发现了汞“0电阻”的超导电性,而获得了诺贝尔奖。
但汞太贵,物理学家都在寻找一种价格低廉的超导材料,可100年来他们仍然在黑暗中徘徊。
2017年8月,中国少年曹原团队终于突破重重困难,找到了石墨烯的非规超导电性,点亮了100年来黑暗的明灯,破解了百年难题。2018年3月,英国的《Nature》在5日刊登了他的石墨烯超导两篇论文。这一年,曹原21岁。石墨烯超导的发现将会为能源行业节约几千亿资金。
未来规划在《自然》杂志公布石墨烯超导的两篇论文之后,很多大学与科研机构都想邀请他,有的还为他提供教授职务。
不过曹原表示:在美国的博士学位学成之后,会回到祖国的中科院工作,并仍然会继续以前的研究。
在男排决赛和全明星赛上,我们总能看到北汽男排这边有一个黑皮肤、厚嘴唇、大白牙,身手敏捷有着明显黑人特质的队员,好多球迷认为他是外援,其实他是地地道道的浙江人,他的名字叫丁慧,目前效力于北汽男排,是队里的自由人。
丁慧生长在一个单亲家庭,母亲郁建秀是地道的杭州人,父亲是南非《独立报》报社记者,在他没出生时就离开了,他可以说由母亲一手带大。从小体质不太好的他被母亲送到体校练习排球,从而顺利从青年队来到一队,2009年20岁的丁慧入选国家队,“增加自己的深度和厚度,成为一个更高层次的人。”这是丁慧一直的梦,2012年经过雅思考试后,丁慧获得美国的密苏里州一所大学召唤,得到了这个机会后,丁慧不想错过,于是在没有办好离队手续的情况下,就突然去了美国。这在当时的“不告而别”,让很多人给他冠上“叛徒”的帽子。2013他转到佛罗里达州的Warner University学习体育管理专业。同年全运会丁慧回到浙江男排,帮助队伍打了全运会,随后办好离队手续,再次赴美留学直到去年毕业。
2017年回国后,他获得北汽男排的召唤,在北汽俱乐部的斡旋下,丁慧办理二次注册的手续,浙江队对他放行给予很大支持,丁慧时隔四年得以再次出现在男排赛场上。 如今已近而立之年的丁慧回忆起这段往事,很感慨的说“当时年纪小,做事太自我”,言语之间不无遗憾。其实丁慧当打之年离开,也说明男排队员的生存现状的黯淡,记得前几年有当值教练提出男排的亮剑精神,其实没有好的前景,看不到好的未来,如何亮剑?所以也能理解当年他的出走。
而看透世事的丁慧心态更加淡然,很珍惜现在运动员的日子。 谈起未来目标,丁慧说他想成为一名体育经纪人。“未来3~5年,如果有机会的话,我很愿意投身到这个职业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