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几招赶走“秋燥”
口喉部位也是最容易判断身体是否干燥的地方。症状较轻的会出现声音嘶哑,喉咙疼痛以及口腔溃疡等症状;有些人会咳嗽,声哑气喘不停,特别容易于夜晚发作,进而无法安心入睡;还有些体质差的人会将这种秋咳一路持续入冬,或转变为慢性支气管炎等严重症状。
鼻子敏感鼻黏膜在秋天特别容易干燥,而一旦干燥,又用手指去挖,由于鼻黏膜附着丰富毛细血管,越是干燥,挖鼻孔的行为越为频繁,最终会导致鼻子出血。还有些人的表现就是不停地流鼻涕打喷嚏。
皮肤干燥如果你经常性挠皮肤、抓痒甚至舔舐嘴唇,说明肌肤已经丧失水分了。这个时候你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补水,每天多喝水,然后日常生活中最好带上一瓶喷雾保湿的,时常润一润自己,也可以多喝一下缓解秋燥的汤水。
便秘秋天体内水分过度蒸发,加上肠胃功能变弱,不少人都会出现大便干结的情况。
惊厥干燥的秋天,一些身体免疫力不是太好的人会心神不宁,甚至会出现惊厥现象。有这种现象的人千万要小心,提早去医院治疗。
头发干燥秋天干燥,气血循环变差,血液无法将养分带到头发毛囊,头发容易出现干燥枯黄。
防秋燥七招天气变化,身体也要随着四季的变化而变化。为了身体健康,妈妈们一定要做好日常保健工作哦!
第1招:润燥饮食秋天应多吃一些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心安神的食物:
①多吃谷物、豆制品和新鲜蔬果。
②多喝水,每天6—8杯为宜,较好的避免因缺水而引起皮肤干燥。
③忌冷饮,少吃或不吃辛辣食物,以免加重秋燥。
④多食润肺的食物,如橙子、芹菜、油菜等。
第2招:规律作息做到早睡早起,睡眠时头向西卧为好。深秋时节气候较寒冷,不宜终日闭户或夜间蒙头大睡,要养成勤开窗通风,夜间露头而睡的习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呼吸疾患。
第3招:适当运动在进入秋季后,气温变冷,女人便不爱做运动,喜欢窝在家看剧。而秋季是开始步行运动的绝佳时机。轻快的步行能让你不知不觉燃烧掉不少热量,有规律的锻炼可保持你体内旺盛的新陈代谢。
第4招:应对温差秋季昼夜温差变大,尤其是秋凉,稍不注意,让邪气入侵,就容易感冒。晚上一定要注意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