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跑步什么时候最好
冬天跑步最好选择上午10点后和下午5点后,很多人喜欢在冬季晨跑,而事实上傍晚7时至早上7时这段时间,由于大气的对流很弱,所以地面附近尘气的污染程度最为严重。冬天冷高压影响下,在盆地或山谷地区,往往都有气温逆增现象,即上层气温高,地表气温低。因此,大气上下对流活动减缓,工厂和家庭炉灶等排出的化学性大气污染物不能向大气上层扩散,于是淤积和停留在接近地面层,所谓人们的呼吸带。这时,在户外锻炼的人们正好受害,活动量越大,其受害程度就越严重。其次,在清晨人们刚从休息状态转入运动时,由于身体的关节、肌肉等从放松急速转入紧张,一时难以适应,心血管系统负担也急剧增加,对健康不利。所以冬天最好不要选择晨跑。
至于运动强度,不同年龄的人可以自己调整,一般总路程不变,20多岁的人可以跑快一点,而50岁的人可以慢点跑。一般情况下,绕操场跑10圈,也就是4公里的路程最能达到有氧锻炼的效果。有条件也可以天天跑,如果每天跑觉得很累,难以恢复,就可以降低频率,避免运动过度,适得其反。
小贴士:冬天跑步不宜在进餐后马上进行,因为进场后较多的血液流向胃肠部,以帮助食物消化及吸收。此时运动会妨碍食物消化,时间一长会导致肠胃系统的疾病,影响身体的健康。因此,饭后最好静坐或半卧30~45分钟后运动。另外饮酒后也不宜跑步,因为酒精吸收到血液中,进入脑心、肝等器官。此时运动将加重这些器官的负担。同餐后运动相比,酒后运动对人体产生的消极影响更大。
. 2.冬天跑步注意事项.
1、跑前热身
冬天跑步前一定要做好热身工作,冬季气温较低,人体四肢受冷僵硬,致使皮肤弹性减弱。如果从安静状态下突然进行运动,尤其是跑步这样剧烈的运动,往往容易出现呼吸困难、心慌无力、动作失调等现象。所以冬跑前一定要充分热身,从轻微逐渐加大,到全身有微热、微汗并有轻快、灵活的感觉后,方可以投入运动。出门前,要排空大小便,搓揉双手及头面部,以增加这些部位的血液循环,并将四肢、胸、背、腹、腰、踝等部位充分活动开,方法是做操或小步慢跑。
2、注意保暖
冬天跑步对装备的要求比较多,重点要注意两方面,一是保暖,二是排汗。为了避免着凉,冬季跑步建议带上手套和帽子。衣着3层,内衣排汗,外衣防风,中间层保暖。外衣不要过于拘束,也不要太过宽松。过于紧身动作无法伸展,过于宽松,跑步时阻力大。棉质衣服舒适,但是非常吸汗,不利于排汗,容易着凉。所以,跑步时不要穿棉质的内衣。鞋子的话,有条件的还是选择专业的跑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