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火下寒的症状
上焦主要是指人体的心、肺和头部,湿热主要是指痰湿肺热,引起上体燥热,阴阳不调。
主要症状:头部发热,咳嗽、逆喘,痰多,舌苔白腻,入睡困难烦热盗汗,小便短赤,口干口苦等。
. 2.上火下寒的症状—中焦湿热.
中焦在中医上代指脾胃,中焦湿热指的是脾胃的运化功能欠佳,热气湿气运化受阻,导致湿热郁结在脾胃,可引起全身性的病理变化。
主要症状:脘灼热疼痛,嘈杂泛酸。口干口苦,渴不欲饮,或口甜黏浊,食甜食则冒酸水,纳呆恶心,身重肢倦。.小便色黄,大便不畅,舌质红,舌苔黄腻,脉象滑数等。
. 3.上火下寒的症状—下焦虚寒.
下焦指的是人体的脐部至足部的整个下部。下焦功能区主要在小肠,大肠,肾脏,膀胱,下焦虚寒指的就是这些器官的功能不全,导致虚寒之气排出受阻,积累在下焦位置。
主要症状:津液不固,大小便利不止,少腹痛,不欲闻人语。
. 4.上火下寒的两种情况.
上热下寒有两种情况,其调理方法迥异,方法不同,结果自然不同。上热,都表现为上焦心肺有火,头面起疙瘩、口舌生疮,咽干咽痒等。下寒腰腹喜暖怕凉。上热表现相似,而下寒则原因不一。
1、第一种情况是真的下寒。下寒也即中焦一下有实寒,好比严寒冬季,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种情况,即使阳光照临,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将寒冰化为暖流,甚至于阳光之暖照临冰面,其热量不能被吸收下传,反而逆冲而上,积累于地面之上,虽然地面上暖积为热,表现为上火症状,而地面之下依旧冰冻三尺。这种情况之调理就要破冰回阳,调以理中四逆辈,以姜附之热化沉积之寒,火起冰销,暖流四溢,下寒得以破除,则久冻之地面得以疏通,地面之上热得以下传,贮存于水中。如此则上不积热,下无寒流,上下一如,温暖如春。如辩证失误,本当温阳除寒,却调以助阴之品,好比冰冻之地再遇冷水,则冰结愈厚,寒气更盛,上热更难下传,则下更寒,上更热,当冰层完全覆盖,上焦之阳气不能丝毫下传之际,阴阳离决,生机瓦解,生命终止,岂不惜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