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让孩子更独立该怎么办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作为家长的我们也需要开始让开始慢慢独立起来。那么想要让孩子更独立该怎么办?带着疑问,一起来看看吧。
有的妈妈说,自家的宝宝特别的爱粘人,在家的时候总是黏在妈妈的身边,只要妈妈一离开就开始各种哭闹要粘着妈妈,而且不能独自一个人玩,对此有的妈妈显得很无助,那么究竟为什么会这样呢?
由于现在的家庭中大多只有一个孩子,所以父母都把自己的孩子当作掌上明珠,所有事情都一手包办,导致了孩子的依赖性很强,独立性差。如果我们要改变这种现象,作为家长的我们就要适当的给孩子一些自由空间,创造各种情境,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使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学会独立思考,自己解决问题。
那么作为家长我们可以怎样做呢?
1.给宝宝独处的生活空间
有的宝宝1岁之后常常喜欢把玩具堆在一起,自己在一个角落里玩上老半天,如果随意入足他的小空间,他就会开始大哭大闹。
其实,这是宝宝需要独立空间的表现。他还不能够利索的用语音来表达,所以只能通过行为来反抗。独处有利于培养孩子独立的意识和自主意识,能打造孩子独特的个性,为日后走向独立做准备。
因此,别以为宝宝小就不需要独处的空间,父母应该为宝宝提供一个合适专属小空间。
2.创造孩子自我管理的空间
有的孩子长大后应对生活的能力非常强,有些孩子则不知所措,把生活过得一团糟糕。这也与小时候的独立性培养有关,比如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最直接的做法就是让宝宝从小养成收拾整理,守秩序的习惯,教育他东西从哪里哪来就要放回哪里去,比如书本要放回书架,玩具要收拾好,餐具要摆好等等。
要适当放手,给予孩子成长的空间。就拿宝宝吃饭来说吧,经常被喂饭的孩子吃饭的乐趣总不如自主吃饭的孩子多,要养成独立性,从单独吃饭开始培养也是有必要的。
3.给孩子独立思考的空间
独立思考能力是一种能让人进步的能力,只有从小就学会了独立思考,孩子才能减少依赖,将来才能走得更远。
不少家长习惯性追着孩子学习,孩子做任何事都会在旁边指手画脚。其实,任何一个依赖性很强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习惯“包办一切”的父母,这样的行为容易导致孩子懒得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