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ke-detail">.

对不听话的小宝宝,这个法宝最好用!有的父母真的使出了吃奶的力气,逼着自己一定要让宝宝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但是又让自己精疲力尽。

想跑进哪个跑道,取决于我对这些“两脚兽”的了解,以及,我的思维方式。

为了不让自己变成家里情绪最不稳定的那一个,我摸索到最简单的思维方式,大概就是四个字——少说多做。

“饭是吃的,不是扔的,你不要扔到地上哦,你扔到地上,好浪费啊,你不要浪费粮食啊,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你知不知道啊。”

阿姨急得不知如何是好,只得蹲在地上一个劲地收拾。

“宝贝想扔东西,就扔球哈,想吃饭,我们就回餐椅上。”

这个小吃货明显还想吃,又巴巴地跑回餐椅边上,指着要上去。

我把她抱回餐椅,她又想扔饭菜时,看了我一眼,我摆了摆手,又做出很夸张地用牙齿嚼东西的样子,她笑了起来,才停了扔饭的动作,把饭塞进了嘴巴里。

其实,这么小的娃,她的认知水平决定,她是听不懂大人的长篇大论的,也不能很好地理解前后逻辑,阿姨说得越多,越是在增加她理解的难度。

而如果我用行动来拒绝错误的行为,示范正确的给她看,她很快能理解我想表达什么。


孩子不听话怎么教育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婴儿和学步儿用眼、耳、手和其他感官进行“思维”,他们还不能在头脑里进行很多活动。

那大人的“做”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如果孩子爱打人,抓住他的手看着他的眼睛说:“打人很疼,你可以摸哦。”然后让他在我们大人的脸上摸一摸;

如果孩子爱扔玩具,捡起他的玩具说一句:“这个不是扔的,还可以这样玩。”然后展示一些玩具炫酷的玩法,他一定能被吸引目光。

记得宁宁2岁2个月的时候,非要自己刷牙,刷完以后,还拿牙刷去刷水池。

有洁癖的拍爸看到,差点跳起来,赶紧上前去抢救牙刷:“这个是刷牙的,不是刷水池的!刷水池好脏的啊……”

可能是宁宁感觉到拍爸的紧张,竟然拽着牙刷就是死不放手,还“啊”地尖叫起来。

如果这时候我也动手去抢,场面不堪设想,我急中生智操起放在水池一旁的大刷子来刷水池说:“这个才是刷水池的,也好好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