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孩子叛逆的原因有哪些
其实在生活中,宝宝们的许多坏毛病都是因为我们做家长的错。 比如说叛逆,那么导致孩子叛逆的原因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和大家一起共读的教育专著是美国著名育儿专家杰弗里.伯恩斯坦著述的《叛逆不是孩子的错》,内容主题是:家长的12种行为会导致孩子产生的叛逆。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们经常会无意识的做出很多行为,表面上看这些行为都是正常的,家长也都有十分充足和必须这样做的理由,但实际上,家长的这些行为会导致孩子叛逆行为的产生。
今天我们就跟大家一起来分析导致孩子产生叛逆的六种常见行为。
1、吼叫和打骂。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对孩子大吼大叫过,甚至是一些无足轻重的小事也会引发家长的吼叫,甚至是打骂,但没有什么比吼叫和打骂更会让孩子产生叛逆的行为的了。
当家长对孩子大吼大叫,甚至大打出手的时候,家长的情绪处于失控状态,会把孩子当作出气筒任意发泄胸中的怒火。
但对孩子大吼大叫或大打出手,表面上看来好像是家长成功地阻止了孩子的不当行为,事实上这只是暂时的停止。从长远看,正是家长的打骂助长了孩子的叛逆和挑衅行为。
2、批评。如果你发现自己在批评孩子,请马上停止。批评意味着家长对孩子的想法、感受、观点和他们的自我价值持否定态度,孩子常常会把这些批评当作对自己的贬损。
家长的贬损行为还包括责骂、嘲笑、评判和责备孩子,这些做法都会伤害孩子。贬损行为对亲子之间的有效交流是有百害而无一益的,而且会损害孩子的自尊心。
被父母打压的孩子,经常会有被拒绝和不被爱的感觉,会觉得特别无助。家长应该对孩子的行为或他所做的事情提供建设性的反馈,而不是空洞的批评。
3、唠叨。唠叨意味着家长反反复复地对孩子说一些已经说过无数遍的话。很多孩子都会耷拉着眼皮和耳朵听他们的父母说话,而家长并不是在和孩子进行对话,只是在唠叨。
这种状态下,孩子根本就是“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没听见家长在说什么,更不会按照家长的要求去做。
当家长需要告诉孩子什么事情时,讲一次就足够了,最多两次,用不着反反复复地说。唠叨会让孩子拒绝倾听,变得更具有防范性,甚至是变得厌烦家长。只有和孩子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孩子才有可能遵照家长的要求,去做他本来要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