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缺乏安全感怎么办
每个人心中都会有安全感,而带来安全感的东西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那么孩子缺乏安全感怎么办?下面就一起来看看相关介绍吧。
你有没有发现:孩子日常特别爱黏着大人、不是很合群、独立性极差?遇到小小的困难就畏缩不前,追问之下回答说“我害怕被拒绝、害怕失败”,一时竟让大人语塞无以回答。
你以为这些成长问题不过是阶段性的,随着孩子年龄增长他/她自身便可以克服。或者单纯的将这些问题定义为“胆子小、抗挫折力弱”,殊不知,它们背后隐藏着孩子「安全感缺失」的大问题。
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渴望被接纳,父母需要从小为孩子种下“无条件接纳”爱的种子,遇到问题不躲避去纠正,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培养孩子面对未来的底气及胆量。
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1. 经常需要父母陪伴身边,需不停的陪伴做事,占据父母全部精力。
2. 遇到事情不想解决办法,而总是喜欢哭,其目的就是为了获得父母的关注。
2. 不愿尝试挑战,不愿承担失败的后果,害怕被拒绝,害怕失败。
安全感的重要性
安全感是构建完整自我体系的关键,能够区分能力范围内力所能及与需要努力的部分,对自己的能力有清晰的边界认知。
1. 安全感是儿童智力、专注力、记忆力发展的基础
2. 安全感是儿童自我系统建构的核心要素
3. 安全感是儿童拥有社交力,高情商的起点
4. 安全感是保证个体身心健康,快乐幸福的源泉
安全感是什么?
1. 稳定
外部环境(人、事、物)
在孩子生命的开始两年,不要频繁更换抚养人,要帮他建立规律的生物钟,保证大脑正常发育。保证外部环境事物的稳定,不要在开始阶段给予他们太多刺激。
内部环境(心理环境)
作为独立个体被尊重,关注孩子情绪上的变化,帮助孩子一起分析、共同寻找解决困难的方法。
2. 可控
人:父母对孩子的需要积极敏感的反馈
事:可获得成功体验,可通过不断练习掌握技能
物:玩具不要总换,不要常搬家,不要过早带到公共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