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ke-detail">.

小西西最近越来越不好喂了,妈妈把饭喂到嘴边他不吃,自己拿个勺子玩得兴起,终于西西妈生气了:“西西这样很不乖哦,谁家宝贝这么不听话!”听到这句话,西西大哭了起来,剩下的饭也不吃了。

“西西的勺子玩得真好,但是勺子是用来吃饭的,就像这样吃,你试一试可以做到吗?”

如果当时西西妈妈这样说,会不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随着孩子能听会说的越来越多,该怎样跟他们说话变得越来越重要。同样一件事,我们用不同的说法与孩子交流会起到完全不同的效果。教育的差别就是这样日积月累的体现出来的。

当宝宝难过、生气、做对或做错时,尤其需要交流的艺术,这时该怎么说?

处理负面情绪要共情

设身处地站在宝宝的位置,用他们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这就是所谓的共情。理解并接受宝宝的各种感受和情绪,必要的时候替他们表达出来,才是正确的交流方法。在宝宝出现负面情绪时,共情尤为重要。

你要说“妈妈(爸爸)知道你有些难过”而不是“你怎么了?”、“你为什么这样?”

接受他们的感受

窗外突然传来的鸣笛不会让大人惊慌,但却可能会让宝宝害怕大哭。接受宝宝的感受,哪怕那些感受与你的不一样,这是父母首先要树立的理念。

也许有的时候,宝宝的反应在大人看来是无理取闹,但实际上,他们所做出的表现一定是出于某种原因的。因为孩子承受能力和思考方式和咱们大人是不一样的,所以很多时候他们可能会有更加激烈的反应,而我们要试着接受他们的感受。

父母常说的这些话,竟然有杀伤力!怎么说话宝宝才会听?

理解最重要

当宝宝情绪出现波动时,我们需要找到其中的原因,但这并不代表要立刻去问:“你怎么了?”或“你为什么这样。”

我们的孩子还小,他们很难说出“为什么”,而且有的时候他们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生气难过,一味地问原因只会给他们增加难题。在很多时候,大人问的“你怎么了”会让宝宝理解成““就为这点小事哭啊?”从而更加难过。

当宝宝难过或生气的时候我们要说的应该是,“妈妈看出来你有些难过”,这样他们就会感受到尊重和理解,从而接纳我们的关心。然后接下来再去讨论他们失控的原因。

做对了肯定过程

宝宝需要鼓励,正确的鼓励能让孩子更加自信从而做得更出色。但是很多家长都忽略的一件事,那就是鼓励跟表扬并不是一回事。“你真聪明”跟“你通过努力做到了”所收到的效果完全不同。

你要说“你做到了,因为你努力了!”而不是“你真聪明”、“你是最棒的” 下面这3种表扬和鼓励,你常说哪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