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ke-detail">.

“我家孩子不是不爱说话,是太爱说话了,你说一句她回你十句。”“现在TA自己的主意可多了,大人叫去东,他偏要去西。”

那么新的问题又来了!为什么之前都很听话和温顺,现在变得喜欢顶嘴,还总爱对着干呢?讲到这里,我们不得不聊聊“反抗期”了。众所周知,在青春发育期,孩子会出现一个明显的叛逆心理,我们称之为“第二反抗期“。那”第一反抗期“又发生在什么时候呢?其实就是在孩子3岁左右这个特殊的时期。

有些家长疑惑了,为什么3岁的小朋友也会有反抗心理呢?

在婴儿向幼儿发展的过程中,各种机体功能不断发育完善,他们通过模仿大人,观察周围的环境,与其他孩子的交往和游戏中学到了不少的知识,经验以及生活的能力。因此这个阶段的孩子在认知,语言,行为上都有了明显的进步。

他们开始喜欢摆弄简单的物件,例如:试着把家里所有的鞋子放进柜子里;他们还喜欢做大人做的一些事,像扫地,倒水等。总之,这时的孩子认为“我长大了”,“我自己也可以干很多的事情”。

除了会跑会跳等生理上的迅速发育外,孩子的心理也得到了更为“跨越式”的进展。他们的意识中开始出现“自我”的概念,并有一种想强烈实现自我的愿望和需要,同时还希望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得到大人和同伴的认可。所以,这时候的孩子一改过去听话、依赖父母的表现,而是常常把“不要”“我自己来”挂在嘴边,显现出固执、对抗、顶撞的特征。

那反抗期会对孩子有不好的影响吗?实际上,无论哪一个反抗期都是孩子成长中需经历的一个正常阶段。根据E.H.Erikson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3岁开始的心理发展主要是获得主动感,当儿童“自我”概念的形成受到鼓励,幼儿就会具有主动性;如果父母对此表现为讥笑或打击,那么幼儿就会逐渐失去自信心,缺乏创新的精神,依赖于他人为其安排好任何事情。

有研究表明,在反抗期中,有以上表现的孩子,长大后更容易发展成独立性好,性格坚强的人,他们相比没有反抗的孩子更容易融入社会。

孩子总说“不”,怎么破?

如何顺利渡过儿童的第一反抗期?

1.尽量不在孩子面前说“不可以”等否定词。

当你因为孩子总说“不”“不要”而感到气恼时,回想下自己是否也曾在孩子面前使用过多次类似的话语。这时的孩子具有很高的模仿能力,当发现父母每次说“不可以”时就可以得到他人的顺从,他们会很自然地效仿,来证明自我的存在,并满足自我的控制欲。

2.避免“高压”政策,告诉孩子如何做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