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ke-detail">. 我家宝宝好“暴戾”

宝宝第一次“杀生”是在十个月大的时候,奶奶带着在小区里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一位奶奶从景观湖里捞了几条蝌蚪上来放在容器里,三四个1岁上下的小朋友齐齐地蹲在旁边看。据奶奶说,当时别的小朋友都没有伸手,只有小苹果小朋友伸手就抓了一条蝌蚪在手里,然后没两下,就把蝌蚪捏死了。

奶奶给我转述这事的时候,强调的是蝌蚪有多脏,她只能回来把孩子的手洗了一遍又一遍。但我听后满是惊悚,宝宝这就开始“杀生”了,她怎么会对小动物一点都不爱惜呢,她怎么“忍心”捏死看起来很是可爱的小蝌蚪呢?而几个小朋友中,只有她伸了手,是不是说明她比别的小朋友更暴戾呢?

这些忧虑随着事情过去,也就渐渐淡了。小朋友遇到小区里的狗啊、猫啊,也还是会满心欢喜,非要多看两眼不可。去菜市场看见鸡啊、鸭啊,也会跃跃欲试地去摸一下。我想小朋友对小动物还是喜爱的,这才符合孩子好奇的天性。

宝宝已经捏死两条小鱼一只蝌蚪了,她才1岁多啊!

虽然我一直和申请养一只狗的老公说,“有狗没我,有我没狗”,但是当妈之后,很多原则都是可以被打破的,如果哪天小朋友真的非常喜欢一种动物,我想一定会给她养一只的。

但事情显然并没有结束。有一天爷爷给宝宝带回来了三只小鱼,由于是临时的事情,家里没有鱼缸,只能先放在塑料盆中,方便宝宝看鱼。

宝宝看到小鱼很是兴奋,就一直蹲在旁边看。几次试探之后,手就伸了下去。她试图抓住小鱼,但这并不简单,大人抓也要费一番功夫。她玩着玩着就嗨了,不断拍打水面,水花溅了一地,也溅湿了她的衣服。我试图阻止她。“宝宝不要再拍水啦,你一直拍,小鱼被你吓到了,就会一直游啊游,会好累的,就像妈妈让你一直自己走路一样。”

我一直认为弄湿了衣服、地面和水太脏这些事情,不能成为阻止孩子游戏的理由,只能试着从关爱小鱼的角度,来跟她说说。可是,她完全不听我的阻止,还是更嗨地不断打着水面。那三条小鱼,就在她的拍打下,不断地游来游去。

我是那种小时候看到弟弟在田里逮了只野鸡,都要给她五块钱(对一个孩子来说,那时这可是巨款)求他放了的那种人,看到小鱼们一直那么疲于奔命,我是真的越来越不忍心。可强行抱走小朋友,她马上又会跑回去;交给他一些别的玩具,没玩两下就又扔下了。

也许就是我上了个厕所的功夫,等我再回到小鱼跟前时,就发现她手里已经捏着一只小鱼,还向我露出了一个很大的笑容,那感觉就像是她终于把一口好吃的送到了嘴里,终于在妈妈的帮助下拿到了想要的玩具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