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ke-detail">. ——阿里巴巴网商银行和众安保险创始人的再创业故事!
在得互联网创业风气之先的浙江杭州,因为阿里巴巴的缘故,有很多创新的项目在不断发酵、成长,近期一个共享经济平台“17互助”的异军崛起,引起了业界的关注。

“17互助”,顾名思义,就是“一起互助”的意思。意在通过互联网将互不相识的人群集合在一起,类似结社互助的形式,让每个人参加不同的互助项目,平台叫做“计划”或者“社群”,缴纳最低3元最高39元的启动费用之后,形成互相承诺、互相保障的一个群体,一旦社群内的人发生了重大疾病等风险,每个人从当初缴纳的会费中出资,最多一次三元,汇集起来帮助不幸的人。如果一个社群内有10万人,每人最多缴纳三元,就可以汇集叁拾万元,一般的重大疾病,医保以外的医疗费用,大概需要20-30万元,基本可以涵盖了。

听上去似乎不错,那么用户的反应怎么样呢?记者比较好奇这样的模式是否在中国行得通,就专门采访了17互助的创始人。

“用户的反馈非常好!出乎我们的意料!有两点没想到,一是没想到孕妇胎儿的这个互助保障,有近1.2万人参加,而中老年重疾意外保障,有近三千人参加,而整个运营才2周多一点时间。老年人很少用手机上网参加这样的项目,中老年人的互助保障,基本上都是年轻的白领、事业单位年轻人,为自己的父母参加的。”17互助的创始人之一吴云昌很欣喜地跟记者分享。

“我们没想到的第二个点,就是参加整个互助保障的年龄层比较低,85后居多,比我们原先设想的比例要多很多。这样整体的风险度可控,而且也说明了年轻人群体已经越来越看重风险保障,风险意识越来越强了。”

17互助提供了孕妇婴儿的保障,以及中老年的互助保障,按照吴云昌的说法,就是用互联网的方式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否则,这句话很难具体落实。只有在互联网的组织下,才能做到汇聚人的力量。几十万人的力量汇聚到一起,再大的疾病、再多的医疗费用,一经分摊之后,每个人承担的金额可以少到忽略不计。

互联网互助可以说是最新流行的共享经济形态,互助的形式在国外已经流行了很多年,但是在人身风险管理领域,国内目前还是一片空白。互助的形式其实在中国由来已久,最早农村的结社互助方式就是一种。只是在工业革命的冲击下基于村落和大家族的结社互助显得风险又集中、效率又很低。所以各种商业保险公司应运而生,用高效和风险分散的方式组织风险的管理。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结社互助显得既简单又可信,手指轻点,就可以加入自己需要的互助计划,还可以实时看到加入社群的人数,社群的感觉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