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秋冬“穿衣法则”,这样判断孩子冷暖最简单
都说“春捂秋冻”,但真正落实到孩子身上,又担心穿少了会冻着,便把宝宝里三层外三层地裹起来。可明明穿了足够多的衣服,孩子还是变成了“小鼻涕虫”。究竟该给孩子添多少衣服合适呢?往下看↓
“捂”出来的4种病
“多穿点”,几乎是所有父母关爱孩子的方式。其实,孩子多半怕热不怕冷,一味地“捂”着,反而容易出问题。
1 削弱抗病能力过度保暖,剥夺了孩子接受耐寒训练的机会,反倒会使机体调节能力变差,抗病能力变弱。
2 造成脱水孩子太小,就算热了也不懂得表达,只能熬着。长期如此,容易使宝宝体温升高,水分流失增多。如补充不够及时,就可能造成“脱水”。
3 容易感冒孩子天性好动,本身活动量比成人大,新陈代谢速度快,如果穿太多,容易捂出汗,反而易感冒。
4 导致肥胖孩子穿得过多,束缚了行动自由,减少了活动量,不但会阻碍骨骼生长发育,还可能导致肥胖等问题。
怎样判断宝宝穿够了没宝宝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冷暖,作为父母应该怎样判断孩子穿得够暖吗?
手脚凉不代表宝宝冷
通常家长都会摸摸孩子的小手小脚来判断他们是冷还是热。但手脚属于循环的末端,反映的冷热程度会因为传输路程过长而并不准确。
而且孩子睡觉时,手脚不会老老实实呆在被子里,即便身上盖得再多,也会有一丝微凉的感觉。若家长按这个感觉给孩子添加衣物,通常就会出错。
判断孩子冷热,摸后脖子
相对地,后脖子所反映的温度数据会更准确一些。要想知道宝宝所穿衣物是否合适,可以多摸摸孩子的后脖子。当然,还要保证孩子露在外面的手脚不能是冰凉的。
宝宝秋冬“加衣法则”
秋天是天气由暖转凉的季节,温度虽低却又不是太冷,正好适宜对宝宝进行耐寒锻炼。那么,宝宝到底该穿多少衣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