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ke-detail">.

一味让孩子听话、忍耐,对于他们的大脑发育没有一点好处!出去外面玩,总是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状况,这个时候,如果妈妈应对不好,可能会对孩子造成伤害!

如何教孩子忍耐

“妈妈跟你说了,不能买,家里已经有了,要买汽车下次再买。”

“不行,我现在就要买。就要现在买... ”

“你怎么这么不讲道理,不行就是不行。”

“哇... ”

“不行,马上要吃中饭了,现在吃了冰激凌等下就没胃口吃饭了。”

“我要~ 我就想要吃... 我不会吃不下饭的... 呜呜...”

“哭也没用!”

公众场合,娃不顾一切地闹起来,妈妈生拽硬拖一路逃离,脸上除了难堪,还有一股“恨你说理说不通”的怨气。

说道理当然是情绪稳定地应付娃儿的要求和情绪的做法,但一天当中娃的状态也会变化多端,困了、饿了、累了都会影响到他们的情绪,这时候说道理的效果大打折扣,而且娃小于3岁,你和他说一大堆,大体也无效。

这种时候我们要怎么说、怎么做,还是蛮有技巧的,也需要讲点心理学战术哦。

要求没满足,孩子哇哇大哭,你做对了吗?

那到底该怎么办呢?总不能为了自己不太难堪而答应宝宝的要求,一味退让咯!

是啊,做规矩一点没错,但是这样做我们只做对了一半。

你可能不知道只是一味地让孩子忍耐,对于他们的大脑发育是没有任何好处的。因为当娃儿们遇到讨厌或者会给他带来压力的事情时,体内会分泌一种压力荷尔蒙,也就是肾上腺皮质素,它会破坏大脑中海马和额叶前区的突触,这会对他的自律神经产生影响。

所以我们只是跟娃儿说,“这次不能买,不能答应你的要求,忍一忍,等下次给你买... ”他哪肯罢休?! 肾上腺皮质素早已让他“失去了理智”,所以他哇哇大哭那再正常不过了,碰到个性强的那就是赖在地上打滚了。

或许有的孩子几次哭闹后的确变乖了,所谓的好规矩是养成了,但这也让他感受到了爸妈的强势是不容商量的,以后遇到事情他都可能不再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了。

让孩子愉快地忍受,这是事情变好的开始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有一个可以减少冲突的好办法,就是我们要记得把娃儿当大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