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听话怎么管教
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总会收到一些不好的影响,从而变得不听话。那么孩子不听话怎么管教?带着疑问,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让人烦恼的“不听话”
如果给育儿生活中爸爸妈妈最烦恼的事排个顺序,估计“孩子不听话”,会稳居前三甲。
作为两孩爸妈,真心爸妈其实并不认为我们需要培养“听话”的孩子,我们培养孩子的目标是“自主”,也就是让孩子自己做主。
不过,我们也赞同,爸爸妈妈的有些话,还是需要孩子能理解并执行的,比如,在家里家外,都不能混作混闹,影响自己和他人安全的事不能做,还有,自己能做的事,要自己做好等等。
但是,让很多爸爸妈妈烦恼的是,他们的孩子,连这些要求也做不到。比如:
刚刚告诉过孩子,妈妈的化妆品不能动,一转眼,口红涂了满镜子;
跟孩子反复强调每天上学要收拾好书包,大人送孩子回来还没坐稳板凳,孩子电话追过来了——忘带了作业或者课本;
告诉孩子出门不要乱跑,一转眼,孩子跑没影儿了,吓出爸爸妈妈一身冷汗……
遇到这样的事,大人的第一反应,通常就是:“这孩子真不听话,我怎么才能让他听话起来?”
你对孩子的要求,是“可执行”的吗?
其实,有一个原因,或者说一个“技术”问题,大人通常不会想到——你对孩子发出的“指令”、提出的要求,是否是“可执行”的?
可执行,是管理上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任何管理行为,包括指令、规章制度、计划等等,要具备能够被执行的条件,或者执行上的可能性,才能真正被实施,从而实现预期目标。
比如,最简单的,管理一间店铺,你首先会想到,我们要每天保持店堂整洁。但如果你告诉员工“我们要每天保持店面整洁”,估计百分之百不够奏效,因为大家不知道,你要的整洁,是什么程度,要做哪些工作才能实现。
所以,在肯德基麦当劳等店铺成千上万的企业中,“店面整洁”这件事,会具体到玻璃多长时间擦一次、用什么擦,餐桌清理的步骤如何,先用哪块抹布,后用哪块抹布。每一项操作,都有具体的目标和操作流程。
对于管理者来说,让自己的管理具备“可执行性”,是一项最重要的能力。好的管理者,遇到糟糕的执行状况时,会反思自己指令的“可执行性”,而糟糕的管理者,则会一味责备员工的执行力或者执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