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给孩子贴标签
任性、不听话。“标签式”教育正在毁掉中国孩子的一生!要让孩子认识自己,让孩子知道自己从哪来,到哪去。让孩子产生好的自我。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是孩子自我意识的萌发,孩子开始构建自我认知。帮助孩子构建自我认知系统,是父母最重要的职责之——教会他正确认识自己,强大自己的内心世界。
什么是自我认知系统?我们看看这个故事就知道了。
1
妈妈带着苗苗在小区骑自行车玩,有个阿姨看到了,夸奖说:“哇!你家孩子车骑得真好啊!”
妈妈谦虚地说:“哪里!好多小朋友都比他骑得好呢。”孩子听了,低着头停下了自行车。
回家后孩子就一直不说话,也不愿意吃饭。妈妈生气地骂了一顿,觉得小家伙又耍小性子。
面对别人的夸奖,我们习惯性地谦虚,这也是中国父母最常见的礼仪方式。可对孩子来说,很多时候这样的谦虚是毒药,甚至会摧毁孩子脆弱的自信心。
谦虚客气时,妈妈没注意到孩子内心活动,更别提保护孩子的自信。
大人和孩子的认知存在差距,大人眼里的客套话,孩子容易当真,认为父母在否定自己,自己真的不够好,甚至会认为父母不够爱自己。谁能想到,父母随口的一句话,竟让孩子从此开始否定自己……
这种过激反应,是孩子内心缺乏安全感与自我认同感的表现。
在她还没有建立起独立的自我评价体系时,父母的评价将占据主导地位。孩子会根据父母的反馈去认知自己甚至调整自己的行为。而父母的一句谦虚,让她认为父母在否定自己,从而变得缺乏安全感和自我认同感。
而孩子安全感与自我认同感的建立,取决于亲子间的依恋关系;孩子自我认知的发展与完善,与父母的教养方式密不可分。
2
我朋友家有个7岁男孩叫小杰,在一次全校唱歌比赛中,他一开口就走音了,引得全场爆笑。可是这个小家伙竟然一点都没受影响,继续坦然又稳定地把整首歌唱完。最后,所有人都给他送去了掌声。
从外在性格看,小杰是个自信的孩子,从内在本质来说,小杰拥有强大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