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要注意孩子平时说话的坏习惯,趁早改掉还不晚
孩子平时说话的坏习惯有哪些?家长要注意孩子平时说话的坏习惯,孩子平时说话的坏习惯可会害了孩子的一生,趁早改掉还不晚。
本·琼斯曾说,语言最能暴露一个人,只要你说话,我就能了解你。可见,让孩子好好说话,有多么重要。因为这不但能反映孩子的内心,也能折射出孩子的修养。
然而,生活中仍然有不少孩子在说话时养成了一些坏毛病。可怕的是,不但自己意识不到,父母也毫不重视。
1、出口成脏
不少孩子在入学后自然而然地养成了说脏话甚至骂人的习惯。比如,“我操你大爷的!”“马勒戈壁的”这些不堪入耳的话有时候就能出自小学生的口中,更别提初高中生了。
诚然,喜欢说粗话、脏话的孩子,多半是深受周遭环境的影响。虽说有时候被逼急了骂人几句也是情有可原,但如果平时说话总是习惯性地带脏字,动辄骂人,就需要引起家长的重视了。
毕竟,说脏话是一种很不文明的表现,而小小年纪就说脏话甚至骂人,不仅很容易让人觉得有失教养,还可能影响人际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学龄前的孩子喜爱模仿,他们说脏话多半是无意识的,即别人说啥我说啥,因而父母只需要好好讲道理即可。而对于入学后的孩子,父母更要以身作则,净化语言环境,同时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
2、随意打断别人讲话
每次你一跟别人交谈,孩子就跑过来赖你身上不让你说;明明是你在跟隔壁的阿姨说一些事,孩子听到某些地方就开始插嘴;每次你跟孩子说着说着,他就突然打断说起了别的......
生活中有些孩子常常习惯性地打断别人讲话。虽然当时家长也会有点生气,但常常是过会就忘了,很少去告诉孩子这样是不对的。
也许孩子是无意的,但如果总是允许他在别人讲话的时候打断别人,那么很有可能会让孩子感觉他是拥有特权去取得别人的注意。而且他不能够忍受别人不理会他,以致于日后他可能会形成以自我为中心。
因而,作为家长,对于孩子的这一习惯必须纠正。如果孩子总是跑过来缠着你不让你说话,不妨跟他讲道理,让他安静坐着等待,或是给他安排其他的活动。
3、经常说谎
几乎90%的孩子都曾有过说谎的经历。有些可能是无意或善意的谎言,但绝大多数孩子却是在有意说谎。
自己把作业本扔了,却谎称是不见了;本来买书只要15块钱,却告诉父母需要30块;在学校跟同学打架了,却说是自己走路磕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