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ke-detail">.

“ 学习太难了。”

“我怎么学习都考不好。”

“我就是讨厌学习。”

你家孩子也曾这样抱怨过吗?

其实,孩子的厌学情绪本不可怕,怕的就是如此恶性循环下去,别说孩子自己放弃自己,作为家长的我们都会开始怀疑自己的孩子是不是确实比较笨…

事实上,孩子的天性都是一样的,没有哪个孩子天生不适合学习。倘若一直在学,成绩却提不上去,很大可能是由于后天的学习习惯不对。

这十个容易导致孩子成绩不好的坏习惯,只要改掉成绩提高不是问题。

1

听课不认真,可不是小事

孩子的学习主要是在课堂上,课堂学习效率低,势必影响成绩。而孩子又处在大脑极其活跃,好奇心特别重,很容易分心走神的一个年纪,所以很容易在听课的时候开小差。课上错过的知识点,要在课下花更多时间去理解。

一定要给孩子提前说明,预习的目的是为了上课更好地学习,不要让自己觉得自己已经预习了,那上课就可以开开小差了,这样我们的预习就白做了。

2

没有学习规划,效率低下

我们大人都知道,不管工作还是生活中,有规划才能更有效率,能提前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可是孩子往往没有主动规划的能力和想法,这就需要我们家长来培养和帮助他。这一点不仅对学习有效,也会帮助他在其他方面变成一个更优秀的人。

那些成绩好的孩子普遍知道自己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他们的学习更有针对性,所以学习计划对孩子的成绩是很重要的。

在这里提供给大家一个学习规划的思路:学习计划跟其他计划一样,要有一个系统。最好包括平日计划、短期计划和长远计划三个部分。

可能在执行的刚开始,会觉得很细微,很慢,但是润物细无声,只要一步步分解并且坚持下来,你会发现小目标一一实现之后,大目标自然就实现了,而且这样执行起来也比较容易,不会只是一个形式,一句口号挂在墙上。

3

做题的时候习惯翻阅参考资料

数学,忘了公式看一眼资料;英语,忘了语法看一眼资料……最后总是要对着书上的知识点才能把题做出来,可是下次遇到同样的问题还是不会,不知不觉就养成了依赖资料的坏习惯。

这其实和开卷考试是一个意思,解决的问题都是一时的而不是彻底的。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把该记的知识点记在脑子里,这样做起题来才会思路清晰。

当然了,一开始难免不能记住全部知识点,可以翻书,但要通过复习加深度知识点的记忆,逐渐做到“闭卷”答题。时间久了,你会发现他的进步不止一点哦。

4

只顾埋头做题,没有自主思考

很多孩子会出现成绩忽高忽低的现象,这就有点像“瞎猫撞上死耗子”,成绩高的时候是因为恰巧遇到了自己会的题,而遇到不会的就不会融会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