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看大,7岁看老”,这5大习惯必须从小教给孩子!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次,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会议期间,有人问其中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呢?”这位白发苍苍的科学家回答:“是在幼儿园。”
提问者感到很惊讶,又问道:“为什么是在幼儿园呢?”科学家耐心地解释:“在幼儿园里,我学会了很多很多。比如,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我认为,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这个耐人寻味的故事告诉我们,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学到的东西,养成的习惯会深深地烙在他们心灵深处,并伴随其终身的发展,正如中国流传的一句老话“3岁看大,7岁看老”,学龄前时期作为挖掘孩子潜能和塑造孩子品性的重要阶段,各位老师和家长一定要抓住黄金转折点,着重培养孩子以下这些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孩子未来的幸福生活筑下坚实基础!
1.微笑礼貌待人
英国诗人雪莱说:“微笑,是仁爱的象征,快乐的源泉,亲近别人的媒介。有了微笑,人类的感情就沟通了。”微笑待人不仅是一种良好的行为,也是一种值得提倡的乐观积极的心态。
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孩子从小具备合群、开朗、自信以及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交往是孩子获取这些能力、形成良好个性的前提。通过交往,孩子才能与他人进行正常的情感交流,使自己的行为、思想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家长和老师都要从小培养孩子学会礼貌待人,因为这是世界通行证,不分国界,不需翻译,永不过时。
2.干净整洁迎接每一天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干净整洁地迎接每一天,不仅能帮助孩子有效预防疾病,保护身体健康,还能教会他们从小懂得维护自己的形象,尊重别人的感受,展示良好的教养。家长在生活中,要注意从早晚刷牙、饭前要洗手等生活细节中培养孩子的卫生习惯。孩子因为年龄小,操作有困难的事情,家长可以对任务进行详细分解,让孩子在反复练习中培养好习惯。
天气冷了,当孩子感冒擤鼻涕时,
可以教孩子这样做!
▼▼▼
抽一张干净的纸巾,对折一次。
将纸巾盖住鼻子,手指压住一边的鼻翼,闭上嘴巴,用力将一边鼻涕擤出。
将纸巾再对折一次,用同样的方法将另一边鼻孔的鼻涕擤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