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时期该养成哪几个好习惯
好的习惯养成非一日之成,要从小养成,幼儿时期该养成哪几个好习惯?所有的孩子都像白纸一样干净纯粹,正因为如此,幼儿时期是培养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好习惯才能给孩子好的人生。具体来说,孩子应该从小培养哪些好习惯呢?
1.规律生活 起床、吃饭、看书、睡觉……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关系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不仅对身体成长有好处,对他们长大以后做事的规划能力和统筹安排能力也有很大帮助。规律生活的孩子,做事之前都会自发地制定计划,并且比较有耐力。
爸爸妈妈如何做?
调整好全家人的生活作息,以身作则,不熬夜不赖床,尽量让吃饭睡觉的时间固定在合适的时间段。另外,还要让孩子养成午睡的好习惯,这对于他们长大之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很有益处。
2学会独立
独立是孩子走向人生的重要环节和基本能力。杨绛的父亲杨荫杭说过一句话:“教育孩子独立,胜过当第一。”独立是父母给予孩子最好的礼物,可以不求孩子飞黄腾达,但必须能独立自主地生活,才能在这个社会上生存下去。
爸爸妈妈如何做?
让孩子自己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吃饭、自己上厕所、自己穿衣服。遇到事情让孩子按照自己的判断说出想法,多沟通,做错了也不要责骂。切忌灌输式的教育或命令孩子,这会让他们失去独立思考和独立行动的能力。
3有责任感
责任心是孩子的立身之本,也是成长的基础,只有具备一定的责任感,人才能自觉地学习、工作。如今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责任感相对较差。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是为了在父母放手的时候他们能动手,更是为了让他们在今后更好地适应社会。
爸爸妈妈如何做?
给孩子选择的权利和自由,同时教会他们承担相应的义务。不要替孩子承担后果,没有按时起床就有可能会迟到被罚站,没有完成作业就要受到相应的惩罚,不好好吃饭就要挨饿……不能轻易帮孩子从困境中解脱出来,困难能让他们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4保持诚信
鲁迅说过:“诚信为人之本,‘诚’主要指忠诚老实,诚恳待人;‘信’主要指取信于人,信任他人”。自古以来“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中国人为人处世的基本之道。对孩子而言,保持诚信是一种可贵的品质,更是立足社会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