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ke-detail">. 小D现在2岁半,已经上了半年的托班,这家托班的核心理念是“以玩为主”,但园长特别注重孩子的习惯培养,一再强调,习惯是根基,根基有了,学习成绩什么的都是水到渠成的。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从托班偷师学到的,如何培养孩子好习惯的方法。

几张小图片,帮助孩子养成各种好习惯

时间概念-日程安排表

小孩子对时间是没有概念的,早上不想起了、要出门了开始磨蹭了、公园玩的不想离开了,这样的情况太常见了。但是,从小学开始,孩子就必须在规定时间做规定的事情了,因此学龄前我们就要有意识地帮助孩子养成对时间的概念,而这一切就是从规律作息开始。

小D的托班有一个日程安排表格,每天到学校后第一件事,老师就会和他们讲解日程安排,这有助于让孩子对当天日程安排有个整体概念。要学会对时间的安排掌控,第一步就是要让他们了解这段时间要做哪些事。

然后每个环节结束前5分钟开始,老师就会拿着这个表格,开始提醒孩子们,还有5分钟,我们的自由玩耍时间就要结束了,然后我们要一起坐着唱歌,有时每隔一分钟就会重复一边。这样的提醒,就是给予孩子一个缓冲时间,让他们可以更配合地转换频道,进入下一个环节。

几张小图片,帮助孩子养成各种好习惯

在家运用借鉴:

我效仿了幼儿园的方法,也做了一套全天的程序表,而且会特别把希望小D养成的习惯加在程序表里。比如,我希望她每次画好画可以洗手再玩其他玩具,我就会特地留一栏。每当小D着急要玩玩其他玩具时,我就会拿着这个表格和她说,“首先,我们要洗手,然后才玩小汽车”。

这样的好处不仅更容易让小D养成习惯,孩子都是“视觉动物”,他们需要具体形象的指令,很多时候我们说一百句不如指着某张图片说一句。其次,我们之间也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冲突,当我一直坚持强调“程序”后,孩子就会逐渐明白,这不是“妈妈故意和我作对”,这就是“程序”。要知道这个角度的切换对于正处于2、3岁自我意识觉醒的孩子来说,真的太重要了。

很多妈妈也许会担心,这样的规律作息执行会不会让孩子变得不懂变通。我自己觉得,养育孩子都是需要“先立后破”,需要先有规矩和规律,才能有今后的“打破”,套用一句现在很时髦的话,“自律给我更自由”。

几张小图片,帮助孩子养成各种好习惯

责任意识-工作任务分配

老师每天还会拿出一个工作任务表,给每个孩子分配帮助大家的任务,有点像我们小时候的值日生,但因为他们年龄小,内容会更加细化。比如小D负责过大家去操场玩时,她需要第一个去打开教室门,并且一直扶着等到所有老师和孩子都离开。其他的还有出门后需要关灯、整理积木、清理吃完零食后的桌子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