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ke-detail">. “我是一个被妈妈满意的孩子。“所以毛豆才能如此专注和自信。经常能遇到:好好对孩子说话,孩子却唧唧歪歪,就撒泼哭闹?今儿个的文章,就教教怎么跟孩子说话。

敲黑板,划重点:这个办法,一定会非常管用,而且保证你越用越管用!

那就是:如果你不懂怎么说,就干脆闭嘴好了。(呃,毛豆妈你这也太懒了吧?)

别奇怪,这就用有趣精悍的心理学小道理解释给你听。悟到这个道理,还要追溯到我在心理咨询中心实习的经历。

我了解到:成熟的心理咨询师收费十分昂贵,每小时好几大百。但是奇就奇在,一小时的心理咨询,有时咨询师也说不了几句话。大多数是在听来访者倾诉。有时候,心理咨询师会“嗯”、“是这样啊”,对来访者说话,但是不会说太多。我刚开始以为这是心理咨询师在偷懒,后来发现,越是名望高、水平好的心理咨询师,越这样。

年少的我,很不懂事的问他们:如果你们就这么沉默地接客,每小时还好几大百,这赚钱也太容易了吧!”那些资深心理学家也没空理我这个小屁孩,只丢了一句话让我去领悟。

后来我为人妻,焦灼于新婚磨合的夫妻关系再后来我为人母,发愁于孩子不听我的话,我才明白咨询师的那句话,早就把一切教给我了:“当一个人的沉默,使你感到自己全然被接受时,它就可以成为一次美好的经历。”

我给大家举了我和毛豆爷爷的冲突,我和老公的育儿矛盾,是为了告诉大家这个道理:每说一句话,背后都有他的弦外之音。你对孩子说的每一句话,都在塑造你们的亲子关系。还不是特别懂,希望我再用大白话解释?嗯,给大家讲个小故事。

有一天,带毛豆去亲子游乐场玩。沙滩池最受孩子欢迎,毛豆和几个小朋友在那里堆城堡。我坐在旁边静静的看着毛豆玩,一言不发,岿然不动,让存在感近乎于零。而很多妈妈就非常有意思了。

她们不停提示孩子:““城堡应该是这个样子的吗?”“你把城堡的底座加宽,这样才不会倒。”“你看看小哥哥搭的城堡,多完美。”十分钟,其他小朋友悻悻然的走了,面露不耐烦,毛豆睁圆眼睛,搭了半个小时,还没玩够。为什么会有这种专注力的差距?

作为一个对心理学很感兴趣的妈妈,我就翻译一下她们的弦外之音吧。“城堡应该是这种圆顶的吗?”——妈妈真正想说的是:希望你学点知识,想把我认为正确的知识教给你。

“你把城堡的底座加宽,这样才不会倒。”——妈妈真正想说的是:孩子犯错时,我先不舒服了。“你看看小哥哥搭的城堡,多完美。”——妈妈真正想说的是:你做一个让父母骄傲的孩子,我会很开心。